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赏析

(2025-01-03 18:30:45)
标签:

清词

文廷式

蝶恋花

别意

蝶恋花
文廷式
九十韶光如梦里。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狄遥深翠。
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来骚,未是伤心事。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作者自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十八岁起,多次到北京。他第五次入京在德宗光绪十五年(1885)春,在京逗留一年余,与当时胜流盛昱、袁昶、沈曾植、曾桐兄弟、蒯光典、王颂蔚、陈炽、张孝谦、杨锐等游,名动公卿。次年,应礼部试,与王懿荣、张謇、曾之撰合称“四大公车”,但不幸落第,于当年四月二十八日离京南下。据其《南旋日记》,此词为其出东便门时所作。
“九十韶光如梦里。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九十天的美好春光如在梦里。每一寸关河,每一寸都是黯然销魂的地方。
是时,已入初夏,三春已逝,回顾在京游踪,恍如一梦。“销魂”两字,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意,以表达其离京是对这片土地的依恋、惜别之情。
“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上片后二句是说,落日时分田野中黄蝶濛濛飞舞,古槐和芦苇丛中摇动着深翠的颜色。
后两句则为出东便门所见田野间之景。这两句寓情于景,联系其“如梦里”的感受,上句所写“落日野田黄蝶起”之景,可与陈维崧《尉迟杯》词“闻说近日台城,剩黄蝶濛濛,和梦飞舞”三句合参,似化用《庄子·齐物论》中梦蝶的寓言,以表达其迷惘如梦的心情;下句所写“古槐丛蝶摇深翠”之景,则可参读作者后来在《南轺日记》光绪十九年七月二十二日所写“连日所行之境,绿杨万树,红蓼丛生,愈繁密处,愈觉萧疏”,“微吟二句云‘每当荻苇萧森处,便有江湖浩荡心’,盖深知世变之巨,将来非一手一足之力所能挽”,此时作者从槐荻摇翠中产生的也是萧森之感,江湖之心。
“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换头三句是说,临别时管弦之音令人惆怅。楚辞中所抒写的幽忧还未足以道出他此时的伤心事。
过片明白揭出“别”字,进一步表达此次离京的惆怅之情。“玉箫”,用江淹《别赋》中“琴羽张兮箫鼓陈”,指临别时的管弦之音;也可能用范摅《云溪友议·玉箫记》所述韦皋游江夏,钟情于一名玉箫的侍女,临别时赠以玉指环一枚、诗一首,并约期再见事,及姜夔《长亭怨慢》词“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一作箫)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万缕”诸句意。如果是后者,当有本事在,惜已难考实。“骚”指屈原代表作《离骚》,“些”,指多以“些”字为语尾的《招魂》,而楚辞又多以“蕙”、“兰”之属的香草象喻品行志行的美善高洁,故此处以“蕙些兰骚”作为楚辞的代称。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末二句是说,重重叠叠的泪痕织在锦字之中,人间的真情、至情是执着的,永恒的。
结拍则用诗歌传统的手法,托男女相思以表达其眷恋京国的缠绵幽约之情。“情难死”句是对此情的赞颂。

附录:蝶恋花
文廷式
九十韶光如梦里。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
惆怅玉箫催别意。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注释
韶光:美好时光,多指春光。青春年华。
销魂:魂魄消灭,多以名悲伤愁苦之状。江淹《别赋》有“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些:音思过反,古楚方言句末助词。
蕙些兰骚:用《楚辞·招魂》句“风光转蕙,汜崇兰些。”,谓微风于阳光下吹转蕙兰,苑中小沟充溢兰香。此以蕙兰喻忠贞之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