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瓜渚烟消》赏析
(2024-10-28 13:32:35)
标签:
清词庄棫凤凰台上忆吹箫闺怨 |
凤凰台上忆吹箫
庄棫
瓜渚烟消,芜城月冷,何年重与清游?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多少东风过了,云缥缈、何处勾留?都非旧,君还记否?吹梦西洲。
悠悠,芳辰转眼,谁料到而今,尽日楼头?念渡江人远,侬更添忧。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
庄棫的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抒写对昔日情侣的深心忆念。女主人公缠绵难尽的思绪,通过清空如话的笔调,缓缓地吐露,曲曲地倾诉,温婉忱挚,自成一格。
开篇先从忆旧游说起。
“瓜渚烟消,芜城月冷,何年重与清游?”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当年携手同游的瓜州和扬州,在想象中已成荒烟冷月不堪回首的寂寞境地,何年再次重游?
“瓜渚”,即长江北岸的瓜洲;“芜城”,扬州城的别称,南朝鲍照有《芜城赋》。“何年重与清游”,写出了久别的惆怅,也寄托着重逢的希冀。
“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接着二句是说,对着梳妆台上的明镜,要想吐露却仍然害羞。
接着两句则以含蓄的笔触,忆念着呼唤着往事中那一段欢娱、狂热的浪漫日子,然而生活中久久系恋的偏总是匆匆消逝。
“多少东风过了,云缥缈、何处勾留?”这二句是说,东风岁岁还会吹绿江南,但那片缥缈的行云,不知泊留天涯何处?
词句所示现的悱恻中怀、彷徨困境,可以联想《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似的哀怨无端,而又以情托物,比兴深微,如怨如慕之情表述得更为具体可感。
“都非旧,君还记否?吹梦西洲。”歇拍三句是说,春光满目,人事全非,您还记得吗?当初的乐事、往日的温馨,还想念到逝去的绮梦,而今的苦泪?
浑涵的问句是那么语重心长。词的上片,在这声情摇曳荡气回肠的问句中悄然歇拍。作者由南朝乐府《西洲曲》中随手拈来“南风知妾意,吹梦到西洲”,佳句天成,化用得恰到好处。
“悠悠,芳辰转眼,谁料到而今,尽日楼头?”换头四句是说,流水悠悠,美好的时光转眼已逝,谁又能料到今日的我,整天在楼头上盼望?
换头用“悠悠”二字承上启下,极自然,极浑厚。绾结上文“何年”、“多少”,化入下句“转眼”、“尽日”。这悠长的流水,是外界时光之流,是内心意识之流。流不尽的无名哀怨,主人公的心灵独白中只以“谁料到”三字轻轻点出。传统文化的那种温柔敦厚,可是写足了。
“念渡江人远,侬更添忧。”这二句是说,想到你乘船远去,我更为你添忧。
忆极添忧,怨而不怒。她日夕萦怀的不是自己长期饱受的精神折磨、生活苦难,她关心悬念的是对方的羁旅行踪、起居饮食,平安与否。
“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这二句是说,音书长久收不到了,但尽日楼头凝望,照常是音信杳然,归舟不至。
这两句叠字连绵,回环相接,“天际断”直到“断天际”,顿挫抑扬的音节,将主人公的满腔深恨、不尽余情引向结句。
“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末三句是说,春天又回来了,怎能教人忘得了心头的忧愁?
读者大多从温庭筠《梦江南》、柳永《八声甘州》的名篇里,熟悉了“过尽千帆皆不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心声,终日凝眸楼头独立的思妇身影也早就似曾相识,而庄棫的这一阕闺思,仍能以它辞浅思寒言温的鲜明形象,给人独特的感受。
附录:凤凰台上忆吹箫
庄棫
瓜渚烟消,芜城月冷,何年重与清游?对妆台明镜,欲说还羞。多少东风过了,云缥缈、何处勾留?都非旧,君还记否?吹梦西洲。
悠悠,芳辰转眼,谁料到而今,尽日楼头?念渡江人远,侬更添忧。天际音书久断,还望断、天际归舟。春回也,怎能教人,忘了闲愁?
前一篇:《蝶恋花(四首)》赏析
后一篇:《虞美人·内子忧贫颇甚》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