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醉花阴·吹笛语儿城下路》赏析

(2024-10-10 18:43:41)
标签:

清词

周星誉

醉花阴

思念

醉花阴·初三夜泊石门县,微霁见月,同梦西
周星誉
吹笛语儿城下路,帆卸明湖树。城上月濛濛,城下垂杨,尚湿前朝雨。
自检麝囊灯畔觑,费尽闲情绪。无赖是秋鸿,但写人人,不写人何处。
这首词抒写朋友之情。从词题可知,是念友步韵之作。
“吹笛语儿城下路,帆卸明湖树。”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船在黄昏时分落下帆来,系缆于树。走下船来在城下小路漫步,耳闻悠扬笛声,眼见秀美湖景。
其首二句,写夜泊所见明丽之景。江南一带山明水秀,尤其是石门所在的桐乡一带,景色更加怡人。词以“吹笛”发调,先闻其声后见其景,可谓别出心裁。青山绿水之间,笛声悠扬,正是诗情画意所在。此种情景,唐代词人白居易、韦庄等人都曾热烈讴歌。以“帆卸”为湖树明丽之因,用意颇为深刻。首先,词人蜗居舟中、岸上美景为船帆所障,难以尽兴,一俟泊舟登岸船帆已卸,放眼直视无碍,美景尽收眼底。更主要的是,人在征途,难免心绪低沉,如今落帆系缆,能有一点时间上岸放松一下,心情自然变得愉快一些,看到的景色也自然显得更加美丽动人。这里的“明”字,不单是指空间的明亮,还含有心情愉快的意思。
“城上月濛濛,城下垂杨,尚湿前朝雨。”接着三句是说,城上月牙高挂,一片迷离朦胧;城下垂杨依依,雨后犹带湿意。
这三句,乃放眼所见,呼应题中“微霁见月”四字,再现当时别样景致。在城下小路慢步,所见自然为城边之景。由于是初三上弦之夜,弯月虽娇小似弓,却早已挂上了天空,所以词人能仰头望见。这三句写月牙写垂杨,沾满湿意,笔墨滋润,意境幽闲,别有一番情趣。用“濛濛”形容“微霁”时月光,颇为贴切。
“自检麝囊灯畔觑,费尽闲情绪。”过片二句是说,灯下自检香囊,轻轻把玩,眼前便浮现出当时爱妻以香囊相赠的缱绻情景。
过片写回到泊舟之中,闲检行箧,由旅思逗出念友之意。“麝囊”,盛麝香香料的小囊,佩在身上辟除秽浊之气。秦观《满庭芳》:“香囊暗解,罗带轻分。”雨后初霁的月景虽美,但毕竟是初月无明,所以只能归宿舟中。可是,秋夜漫长,秋气肃杀,旅途中的词人很难遽然入眠。于是灯下自检香囊,但他没有直接倾诉离别相思之情,只说是“费尽闲情绪”。闲绪闲情,在有无之间,如何又要费尽心事呢?显然是这种“闲情绪”萦心绕怀,难剪难理。
“无赖是秋鸿,但写人人,不写人何处。”末三句是说,秋天的大雁最是无赖,它传书只写出了一个简单的“人”字,却不能告知她究竟人在何处。
结句紧承上文,抒发感慨。但词人仍然没有直露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借秋鸿作为载体,以其列阵而飞的习性,托出思念之意。“秋鸿”,即秋日迁徙的大雁,古代有雁足传书的故事,见《汉书·苏武传》。大雁在飞行时自然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这里词人以其“人”字飞阵为喻,取其传递消息之事典,巧加形容,赋予其新的含义。这里巧借雁形的“人”字抒情 ,自然天成,含蓄隽永,可谓妙语天成。而且,于怨艾之中,尤见出其对爱妻的一片真挚情感,婉曲隽永,显得本色天然。

附录:醉花阴·初三夜泊石门县,微霁见月,同梦西
周星誉
吹笛语儿城下路,帆卸明湖树。城上月濛濛,城下垂杨,尚湿前朝雨。
自检麝囊灯畔觑,费尽闲情绪。无赖是秋鸿,但写人人,不写人何处。
作者简介
周星誉(1826~1884)字畇叔,一字叔云,号鸥公,又号芝芗,初名普润,又名誉芬。河南祥符(今开封)人,祖籍浙江绍兴。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举人。授编修。丁忧归。服除,复官编修。历官监察御史、礼科给事中、左江道、桂平梧郁道、右江道,权广西按察使,迁两广盐运使兼署广东按察使。其诗由李商隐而上溯杜甫,复融会唐宋诸名家,博丽沉郁,自成家数。其词由诗入,故云飞拂拂,时人有仙人炼汞,九转初成之评。有《鸥堂剩稿》。词集名《东鸥草堂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