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菩萨蛮·甲午感事(其三)》赏析

(2024-10-08 18:37:36)
标签:

清词

叶衍兰

菩萨蛮

甲午感事

菩萨蛮·甲午感事,与节庵同作(其三)
叶衍兰
触轮夜半飞鳐恶,鱼龙曼衍潜幽壑。海蜃驾长空,寒涛战血红。
珊瑚金翡翠,滴尽鲛人泪。遗恨鹊填河,波斯得宝多。
发生在光绪二十年(1894)的中日“甲午海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惨烈最悲壮的一幕,积数十年之功而成的北洋水师毁于一旦。国门洞开,举国震惊,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廷当权派却不思备战,一味依赖外国干涉,企图在英、美、俄等国的“调停”下取得屈辱的和平,以苟延其摇摇欲坠的统治,有识之士无不扼腕,纷纷作诗撰文,表达心中的愤怒和悲苦。叶衍兰的《菩萨蛮·甲午感事,与节庵同作》一组词,忠实再现了这场战争发生的背景、过程、后果以及战争中不同人的表现,为晚清时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吟章,堪称“词史”之作。词题中之“节庵”,是诗人梁鼎芬的别号,它与叶衍兰同是广东番禺人,作有《菩萨蛮·和南雪丈甲午感事》词。这组《菩萨蛮》词共十首,这里赏析的是第三首。
“触轮夜半飞鳐恶,鱼龙曼衍潜幽壑。”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我舰遭到袭击,敌舰诡计多端。
起句化用晋左思《吴都赋》成句“精卫衔石而遇缴,文鳐夜飞而触纶”,只是改“纶”为“轮”,使海战之事更为坐实。“鳐”,即文鳐,俗称飞鱼,胸鳍扩展后有如鸟翼,能跃空中作较长距离的滑翔。清李元《蠕范》谓其“群飞水上,海人候之当有大风”。“鱼龙曼衍”为古代的一种幻戏,表演的时候,一般先在湖岸上起舞,然后再入水嬉戏,通过作雾障目,变化多端。《后汉书》李贤注:“《汉官典职》曰:‘······舍利之兽从西方来,戏于庭,入前殿,激水化成比目鱼,嗽水作雾,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遨戏于庭,炫耀日光。’曼延者,兽名也。”这两句实指日舰乘我军不备施行偷袭。为什么这样讲呢?据史载:甲午战争发生之后,援朝清军屡战屡败。这一年八月,李鸿章派招商局轮船运兵朝鲜,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全队兵舰护送,返回时遭遇日舰。当时日舰悬挂的是美国国旗,而待接近的时候,突然改悬日旗,双方展开激战。结果,清军措手不及,“致远”、“扬威”等四舰沉没,丁汝昌受伤。本词起首两句正是再现这一过程。“飞鳐”之“触轮”喻我舰遭袭,而“鱼龙曼衍”则喻指敌舰诡计多端。
“海蜃驾长空,寒涛战血红。”三四句是说,空中硝烟弥漫,海水也被血染红了。
这两句着重勾画海战场景,用略带夸张的浓重笔墨道出了战斗的激烈和残酷。
“珊瑚金翡翠,滴尽鲛人泪。”下片前二句是说,敌人大肆掳掠,所得的珊瑚翡翠、金银珠宝等数量很多,这一切给人欲哭无泪。
“鲛人”是神话中居于海里的人,相传他的泪能化成珍珠。“滴尽鲛人泪”既刻画出了敌人的贪婪,又给人欲哭无泪的伤感。
“遗恨鹊填河,波斯得宝多。”末二句是说死难将士多如填河之鹊,敌人得到了大量的珍宝。
这里“遗恨鹊填河”一句显得非常沉痛。七夕牵牛织女鹊桥相会于天河,本是一个美丽哀婉的爱情故事,但词人却以填河之鹊比喻死难将士之多,将全词的悲哀之情推上了一个高潮。

附录:菩萨蛮·甲午感事,与节庵同作(其三)
叶衍兰
触轮夜半飞鳐恶,鱼龙曼衍潜幽壑。海蜃驾长空,寒涛战血红。
珊瑚金翡翠,滴尽鲛人泪。遗恨鹊填河,波斯得宝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