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凄凉犯·短檐铁马》赏析

(2024-09-09 18:29:47)
标签:

清词

蒋春霖

凄凉犯

长调

凄凉犯
蒋春霖
十二月十七日夜,大寒,读书至漏三下,屋小如舟,虚窗生白,不知是月是雪?因忆江南夜泊,雪压篷背时光景,正复似之
短檐铁马,和冰语、敲阶更少残叶。鼠声渐起,芸编倦拥,酒杯添渴。疏灯晕结,觉霜逼、帘衣自裂。似扁舟、风来柁尾,野岸冷云叠。
回首垂虹夜,瘦橹摇波,一支箫咽。窗鸣败纸,尚惊疑、打篷干雪。悄护铜瓶,怕寒重、梅花暗折。却开门,树影满地压冻月。
蒋鹿潭词,学者于其小令称赏无异言,于其长调则或有微词,如谢章铤云“鹿潭长调颇觉郁晦”(《赌棋山庄词话续编》),王国维云“长调唯存气格,······超逸不足”(《人间词话删稿》)。但这首《凄凉犯》可称其长调中的杰作。陈廷焯《词则》评曰:“此词清绝,警绝,读之觉满纸有寒色。”
这首词全写词人某日半夜忽然生出心理的错觉,即词前小序所说“屋小如舟,虚窗生白”。人在屋内夜读,恍然如处身荒江扁舟之中,此种词境,如况周颐所说常得之于“人静帘垂,灯昏香直”,“据梧冥坐。湛怀息机”之时,此种词心,即“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乃是“忽有匪夷所思之一念,自沉冥杳霭中来”(《蕙风词话》)。且看词人是如何在恍兮惚兮的错觉之中来写其词心之真的。
上片从室外写起,这是大寒之景。
“短檐铁马,和冰语、敲阶更少残叶。”这首词开头是说,隆冬时节,屋外冰天雪地,屋檐上悬挂的铁马(铁铃)与水凝成的冰凌相互撞击,于静夜益显清脆入耳,而残叶飘落于台阶的沙沙声更见稀少了。
然后词笔转入室内,展现了词人深夜苦读的情景。
“鼠声渐起,芸编倦拥,酒杯添渴。”这三句是说,鼠声渐渐闹了起来;读书已久,杯中酒已尽。
“疏灯晕结,觉霜逼、帘衣自裂。”这二句是说,灯油将尽,霜冻得窗上的帘幕都仿佛要裂开了。
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现实环境。词人置身其中,原来室内同样是寒气逼人,毫无暖意可言,这是当时十分真切的生活感受。
“似扁舟、风来柁尾,野岸冷云叠。”上片歇拍三句是说就像身处在一叶扁舟之中,身处荒野江岸,耳闻寒风呼啸,目见冷云堆叠。
上片结句言在半梦半醒之间,神思恍惚的词人,便产生了一种错觉,他神游于现实的处境之外,将小屋认作了扁舟,其实,这种设想,无非是词人一生天涯漂泊的生活体验凝聚而成。词人四顾茫茫,心如不系之舟,这样一种感觉,其实正是他人生感受的一种可悲的象征······
下片,以“回首”句领起,写往昔“江南夜泊”情事,过片意脉不断。
“回首垂虹夜,瘦橹摇波,一枝箫咽。”换头三句是说,回想起往昔垂虹桥畔的夜晚,狭长的橹摇动着水波,一支箫声呜咽。
垂虹桥上夜吹箫,本是富于浪漫气息的场景,我们读风雅词人姜白石《过垂虹桥》诗会想到他与歌女小红之间的旖旎风情,但生活在咸丰、同治年间,亲历太平天国变乱的寒士蒋鹿潭笔下,垂虹桥之夜却成了“瘦橹摇波,一枝箫咽”,兰桡变作“瘦橹”,箫声也音调大变,变得呜咽悲凉了。
“窗鸣败纸,尚惊疑、打篷干雪。”这二句是说,朔风敲窗,使尚沉浸在当年江上夜泊回忆中的词人误以为是扑打船篷的冬雪了。
这两句使词人重又回到现实中来的触媒,是小序中说的“虚窗生白,不知是月是雪”。雪而曰“干”,正见出词人心境的枯寂。至此,词人巧妙地将今、昔两幅画面交相重叠,是否是为了曲曲传达这样一种信息:虽然现在暂处一屋,但在潜意识里,仿佛仍然像身处江湖,有亡命天涯的漂泊感、动荡感、凄寒感?这一信息,特别包含在“惊疑”这两个字中,值得我们再三玩味、沉吟。
“悄护铜瓶,怕寒重、梅花暗折。”这二句是说,悄然守护着铜瓶,怕寒气太重,梅花受到折损。
虽然心头的凄寒拂之不去,一如大自然的寒冷,但人的心里总还会有理想,有希望,有对美好事物的呵护之心,这两句大概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吧。
“却开门,树影满地压冻月。”歇拍二句是说,开了大门,树影满地压住了地上的冻月。
“开门”这一动作,是沟通屋外与屋内的细节,表明这时词人已完全回到清醒的现实中来。词人以景结情,“树影”遥应开端的“残叶”,首尾衔接;“压”字传神,有形有重量才说“压”,有此一字,就将那无形的地上月光似乎“凝固化”了,于是月光就成了“冻月”——一个多么出奇生新的意象。

附录:凄凉犯
蒋春霖
十二月十七日夜,大寒,读书至漏三下,屋小如舟,虚窗生白,不知是月是雪?因忆江南夜泊,雪压篷背时光景,正复似之
短檐铁马,和冰语、敲阶更少残叶。鼠声渐起,芸编倦拥,酒杯添渴。疏灯晕结,觉霜逼、帘衣自裂。似扁舟、风来柁尾,野岸冷云叠。
回首垂虹夜,瘦橹摇波,一枝箫咽。窗鸣败纸,尚惊疑、打篷干雪。悄护铜瓶,怕寒重、梅花暗折。却开门,树影满地压冻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