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玲珑四犯·客鬓渐丝》赏析

(2024-08-17 14:02:16)
标签:

清词

蒋敦复

玲珑四犯

和白石道人韵

玲珑四犯
蒋敦复
和白石道人韵。读白石“文章信美知何用”句,慨然赋此
客鬓渐丝,梅花应笑,伤春人瘦如许。无憀身四海,有恨心千古。登临仲宣罢赋,望湘云、渺然湘浦。西北楼高,东南日出,谁识此情苦?
悠悠眼看行路。傍双飞燕子,王谢门户。柳绵莺丝窄,花落鹃声去。十年一剑飘零矣,叹落落、风尘孤旅。待寻得鸥盟,共江湖眷侣。
词起于读姜夔“文章信美知何用”词句有所感触,用白石原韵而写,词意也和白石原词相似,属于伤老感时一类。
“客鬓渐丝,梅花应笑,伤春人瘦如许。”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在客居中,鬓发渐渐花白,相伴的梅花应笑我,伤春的人儿消瘦如此。
起句“客鬓渐丝”笼罩全篇,全词的基调也由此而定。一般而言,宇宙的变化不外乎剧变和渐变两种。孰知这渐变才是人生宇宙的常态,正是在一分一秒的渐变中,花开花落,春去秋来,总角稚童变成了鸡皮老翁。词人在这里用“客鬓渐丝”而不是“客鬓已丝”,既暗示了漂泊时间之久,又表达了渐变对人生的巨大悲哀。蒋敦复虽早慧有神童之称,但却五应乡试不售,其后出游南北,又因性格傲慢好臧否人物而被人视为“怪虫”,中年避仇为僧,后返俗,晚年为苏松太道延之幕中,可谓是羁旅漂泊,四海为家,因此起句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一般性的羁愁旅思,其中包蕴着词人深沉的人生感触。接下来“梅花”句为虚设之辞,这里将梅花拟人化,似乎客鬓孤寒,只有梅花为伴,但梅花并不能理解“伤春人别有怀抱”的道理,借梅花的误解反衬出词人的孤寂,用心隐曲,设思巧妙。
“无憀身四海,有恨心千古。”接着二句是说,无以为靠漂泊四海,有憾恨之心亘古不变。
这一联非常工巧的对句道出了此刻的心境,既回应起句“客鬓渐丝”之客,又为下文的铺写作一统领。
“登临”以下对此恨作进一步的渲染。词人俯仰古今,选取一些人熟知的的典故来宣泄心中的悲苦。
“登临仲宣罢赋,望湘云、渺然湘浦。”这二句是说,登临这高楼王粲停止了作赋,望湘地的云朵,渺然漂浮在湘江边上。
王粲(字仲宣)的《登楼赋》是被誉为“魏晋之赋首”的杰出作品,该赋在思想怀土的内容中,包藏了浓郁的因功名不遂而产生的怀才不遇之叹,词借用并以一“罢”字强化心中的悲哀。下句为虚写。
“西北楼高,东南日出,谁识此情苦?”上片歇拍三句是说,西北楼高,东南日出,彷徨中路,有谁能体谅心中的苦?
“西北楼高,东南日出”,仍是虚写。传说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汉末无名氏有“西北有高楼”诗,所咏也是彷徨中路,知音难觅的悲酸,词人此刻的心境正与之相合。
下片转向“感时”。过片似承似转。“看”字领下面四句
“悠悠眼看行路。傍双飞燕子,王谢门户。”换头三句是说,从容自然地眼看着行走的道路,在王谢门户上,傍着双飞的燕子。
“双飞燕子,王谢门户”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句,虽是寻常景物,浅显语言,却能唤起读者相关的历史联想,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听到词人对世事变幻的无限感慨。
“柳绵莺丝窄,花落鹃声去。”这二句是说,柳絮绵绵,莺儿停在狭窄的柳丝上,花落杜鹃声已经远去。
这两句以景寄情,作进一层渲染。
“十年一剑飘零矣,叹落落、风尘孤旅。”这二句是说,空负一身奇才而四处飘零,只落得一个孤独的旅客在风尘中。
这两句从感时伤世又回到自嗟,与上片遥相呼应,用作词的术语讲,这叫做“绕回”。落笔沉着,情思悲愤,是全词的重心所在。
“待寻得盟鸥,共江湖倦侣。”末二句是说,待找到了鸥鹭,永与它们为伴。
其中“待寻得”三字意味深长,因为退隐其实是一种希冀, 又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附录:玲珑四犯
蒋敦复
和白石道人韵。读白石“文章信美知何用”句,慨然赋此
客鬓渐丝,梅花应笑,伤春人瘦如许。无憀身四海,有恨心千古。登临仲宣罢赋,望湘云、渺然湘浦。西北楼高,东南日出,谁识此情苦?
悠悠眼看行路。傍双飞燕子,王谢门户。柳绵莺丝长,花落鹃声去。十年一剑飘零矣,叹落落、风尘孤旅。待寻得盟鸥,共江湖倦侣。
作者简介
蒋敦复(1808~1867)字剑人,号江湖老剑,又号丽农山人,初名金和,字纯甫。中改名尔谔,字子文。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清诸生。好放言高论,江淮间目之为“怪虫”。道光中易僧服,法名铁岸,又名妙尘。咸丰间挟策于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不为用。晚复为僧,法名昙隐,寓沪上,落魄以卒。其诗词颇受龚自珍影响。诗有把酒问天,拔剑斫地之慨。词比兴所托,绵邈无极,凄厉动魄,芬芳竟体。亦工为文。有《啸古堂集》、《芬陀利室词话》。词集名《芬陀利室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