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犯渡江云·断潮流月去》赏析

(2024-07-09 13:41:47)
标签:

清词

项廷纪

三犯渡江云

旅怀

三犯渡江云
项廷纪
余今年二月客山阴,三月客禾中,四月七日一再至吴门,遂北渡扬子、游金、焦两山,留维扬六日。朅来故山,怳焉如梦。尘衣未浣,又为豫章之行。登舟惘惘,扣舷而歌,弥觉旅怀之凄黯矣
断潮流月去,柁楼碎语,侵晓挂帆初。一行沙上雁,又被西风,吹影落江湖。红墙渐远,拂征衣,自叹清癯。最凄凉、疏萍剩梗,漂泊意如何?
愁余。黄花旧径,修竹吾庐,是离魂来处。料此后,诗边酒冷,梦里灯孤。停船莫近投书浦,况路长,容易无书。归便早,今年总负鲈鱼。
这首词调名“三犯渡江云”,下片第四句“是离魂来处”例押仄韵。“犯”是指宫调相犯,即乐曲的变化。词前有序,作者称数月间均在外为客,才得归家,又有江西之行,“弥觉旅怀之凄黯”。这是他作词的缘由,也是他所要表达的内容。
上片写登舟离乡的情景。
“断潮流月去,柁楼碎语,侵晓挂帆初。”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月影随潮水起伏,似顺着潮水流去,柁楼上船家的琐言絮语也断续可闻。将近天明时,挂上船帆,起航了。
这三句,写出发时黎明前的景象。江中、船上,如见如闻。
“一行沙上雁,又被西风,吹影落江湖。”接着三句是说,一行沙上的大雁飞过,雁行的影子被西风吹落在江湖之中。
词人出发时正值秋季,所以写到“一行沙上雁”,写到西风,雁行的影子,表达作者的感受。不说日照留影于水波,而说风吹落影于江湖,不仅仅是一般的炼句,因为它既写出雁儿逆风飞行的艰难,也写出词人自己浪迹江湖的悲凉,人与雁亦二亦一,意甚深邈。“沙上雁”也是作者自己的写照。归来不久,又要远出,所以说又被西风吹到江湖。
“红墙渐远,拂征衣,自叹清癯。”这三句是说,岸边的红墙渐渐远去,风吹拂着词人的衣服,自叹清瘦。
“最凄凉、疏萍剩梗,漂泊意如何?”上片歇拍三句是说,悲叹身世如同残萍断梗,被风吹去,被水流去,漂泊的游子除了悲凉还能有些什么意绪呢?
下片像是回答上片末句的问话。
“愁余。黄花旧径,修竹吾庐,是离魂来处。”换头四句是说,令我生愁。那开着黄花的小径,那围着修竹的庐舍,是我温馨又不得不离开的家。
“愁余”,同《楚辞·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之“愁予”,意绪重在一个“愁”字。词人用“是离魂来处”,表达了离别后魂牵梦系的思家之情。
“料此后,诗边酒冷,梦里灯孤。”这三句是说,料想今后,做诗吧,酒已冷却,诗也难成;入梦吧,梦里也是独对孤灯。
离家之后,走上漂泊的途程,将会怎样呢?用“酒冷”、“灯孤”来形容凄凉之境,是十分准确的。
“停船莫近投书浦,况路长,容易无书。”这三句是说。停船不要靠近丢下书信的地方,何况途中漫长,轻易也得不到家书。
“投书浦”用了一个典故,相传宋代胡瑗与孙复、石介在泰山讲学,因为要专心致志,不受干扰,每得家信,见有“平安”二字,便投到涧中,不再阅读。后人便称此处为“投书涧”。作者词中,因为是乘舟水行,故改“涧”为“浦”。“投书涧”故事是说弃家书不读,而作者的心情是唯恐不得家书,怎会抛弃?
“归便早,今年总负鲈鱼。”末二句是说,即使早日归来,家乡的鲈鱼美味也总是被辜负了。
西晋时,南方吴中人张翰在洛阳做官,当秋风吹起时,想到家乡的莼羹和鲈鱼脍,便坚决辞官回乡。这件事后世传为美谈,常作游子思乡的典故。作者正是用此常典,表达自己离乡的无奈和愁苦。

附录:三犯渡江云
项廷纪
余今年二月客山阴,三月客禾中,四月七月一再至吴门,遂北渡扬子、游金、焦两山,留维扬六日。朅来故山,怳焉如梦。尘衣未浣,又为豫章之行。登舟惘惘,扣舷而歌,弥觉旅怀之凄黯矣
断潮流月去,柁楼碎语,侵晓挂帆初。一行沙上雁,又被西风,吹影落江湖。红墙渐近,拂征衣,自叹清癯。最凄凉、疏萍剩梗,漂泊意如何?
愁余。黄花旧径,修竹吾庐,是离魂来处。料此后,诗边酒冷,梦里灯孤。停船莫近投书浦,况路长,容易无书。归便早,今年总负鲈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