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写梦》赏析
(2024-05-31 14:06:08)
标签:
清词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
浪淘沙·写梦
龚自珍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寻思依样到心头。去也无踪寻也惯,一桁红楼。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这是一首借托梦境写作者青年时期一段艳情的词,收在龚自珍的早年词集《无著词》中。据张一麐《无著词选》的附记“《无著词》一卷,皆实事也,其事深秘,有不可言者”,可知本词虽题为“写梦”,但那梦中情人,亦是实有其人的。当然,作者既说是“梦”,我们也不妨先将其作为记梦之作来欣赏。
龚自珍词的风格,人称其有“飞扬”的一面,何况本篇所写的是“梦”,所以起笔更是极具飞动之态。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美好的梦境最难留住,梦中我到了仙人居住的地方。
这是一梦初醒时所发之语,冲口而出,却又自然合理:愈是好梦,愈是不能长久,刚才还在缥缈的仙洲之上,转眼就被落到了人寰。此句极写出作者对梦中情景的依恋,而将梦醒说成是被吹醒,更是奇警之思。
“寻思依样到心头。去也无踪寻也惯,一桁红楼。”上片后三句是说,现在回味起来,那梦境依旧留在心头。梦中的情事在醒来后消失无踪,只能向空中寻觅,我对此已经习惯,尚记得梦中出现的那一角红楼。
梦虽已逝,可庆幸的是略一寻思,梦境都历历浮上了心头,并无缺落。“桁”为梁上的横木,“一桁”,犹言一座。这仙洲之上,既有红楼一座,不言而喻,必有红楼佳人一位。更妙的是,这座红楼虽然一去无踪影,但寻找起来又是常见惯遇之处,显然,做这已不是第一次梦入红楼,他和楼中佳人,已是相交甚久了。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过片三句是说,在那梦中的红楼上,我和那个人细细密语,灯火荧荧,帘钩低垂,这般温柔的场景如幻境,又如仙境。
于是,过片三句便如水到渠成,联翩而下。这三句写得似幻似真,如醒如醉,又恰到好处,含蓄不尽,作者长于言情之作的才能,于此得到了十足的发挥。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末二句是说,醒来后只剩下我一个,孤独又凄凉,只得独自排遣这离别的愁绪。
最后两句又回到了梦醒。作者这份醒来后的孤独凄凉,因上文的温柔绸缪的反衬,更令人不禁为之伤神;同时,亦因他的极力想“自遣”、“自制”,更令人感到他的孤独凄凉是如何的深重。
梦写完了。然而,究竟是作者在梦中与红楼佳人绸缪,还是作者与一位现实中的佳人作了如梦如幻般的缠绵,这一点,相信读者心中已有了确切的答案了吧!
附录:浪淘沙·写梦
龚自珍
好梦最难留,吹过仙洲。寻思依样到心头。去也无踪寻也惯,一桁红楼。
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原唐时教坊曲名,又名“卖花声”,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
仙洲:海上的仙境。
依样:按照梦中的形状。
一桁(héng):一座,一排。桁:梁上的横木。
绸缪:缠绵,情意深厚。
遣:排遣。
前一篇:《减字木兰花·人天无据》赏析
后一篇:《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