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尊重自己的尺度
尊重自己的尺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540
  • 关注人气: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芳信·络纬》赏析

(2024-05-04 18:48:20)
标签:

清词

庄盘珠

探芳信

络纬

探芳信·络纬
庄盘珠
冷消息,到晓露墙根,晚烟篱隙。正绣衾梦断,豆花风又急。残灯窗里明还暗,月在窗前白。忽惊猜、巷北街西,那家宵绩?
何日便成匹?怪响引丝长,缓怜丝涩,静夜寒闺,幽韵杂刀尺。乱愁谁漾千千缕,争把秋心织?便无愁,也自听他不得。
词因物赋情,运笔轻灵,以多种修辞手法,含蓄抒写出女词人因秋夜络纬之声而引发的情愁离思。
“冷消息,到晓露墙根,晚烟篱隙。”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从墙根的晓露上,篱隙的晚烟中,已透出屡屡寒意。
词的起韵,欲写虫鸣,先写冷意之来。而墙根、篱隙,又是络纬(即莎鸡,一种鸣虫,俗称络丝娘或纺织娘)的托身场所,一笔双敲,并非泛写。
“正绣衾梦断,豆花风又急。残灯春归里明还暗,月在窗前白。”接着四句是说,当窗内之人(即词人自己)突然梦醒时,入耳满是秋风(豆花风)劲急,入目唯有一盏油灯忽明忽暗,一轮寒月当窗窥人。
接二韵也未正面入题写络纬之鸣,而是竭力铺垫、渲染出一个特殊的怀人环境,以之为最大限度地酿发出情绪做准备。夜凉如水,寒意透衾。这样的情景,已经为进一步抒情做好了准备,可谓一触即发。
“忽惊猜、巷北街西,那家宵绩?”上片歇拍三句是说,心意恍惚的我还以为是在巷北街西,哪家勤劳的妇人在深宵纺织呢?
歇拍如行云流水般进入题面:在秋夜的寂静和秋声的喧闹中,络纬之声忽然在耳。上片至此,戛然而止。然而余音袅袅,耐人寻味。因为络纬俗名纺织娘,它的叫声酷似纺织之声的缘故,所以听者乍听之下疑为“宵绩”(夜织),也合情理。
下片就由上片末韵的“宵绩”之疑蜿蜒逗出,写听虫鸣引发的愁思,在修辞上则以谐音法寓情。
“何日便成匹?怪响引丝长,缓怜丝涩。”换头三句是说,问这纺织娘何时能织布成匹?那响而悠长的鸣声好似引了一根长长的丝线在纺织,而低缓的鸣声则好似丝线缠结不畅,短命的丝线真是可怜。
过片急急抛出一问,这里的“成匹”巧妙寄寓“成双作对”的意思。接韵正面写出听虫所感。这里不仅有词人平素的纺织生活的积累,而且有词人多情多感的思妇情感的积累。
“静夜寒闺,幽韵杂刀尺。”这二句是说,静夜在寒闺中听虫鸣而不眠而起作女红,摆弄刀尺以裁衣缝布的声音带入其中。
这两句显示虫鸣而带来的效果。至此,风声、虫鸣和寒闺刀尺之声,交响浑融,令词人心中隐藏的感情被充分引发。
“乱愁谁漾千千缕,争把秋心织?”这二句是说,愁如千丝线缕在空中荡漾,争着把秋心织?
这一韵,借物抒情,抒写了词人心中交缠无端,甚至在她心中,这千重合唱产生的效果,竟如千缕愁思织秋心一样。这是因情生境、情染于境的表现,是本词抒情的高潮。
“便无愁,也自听他不得。”结拍是说,就是无愁之人,也不堪听这满耳秋虫的合唱。
结拍于无可生发处再作转折,以退为进,借无愁之人也不堪听,暗示出像她这样的多情善感者更容易被虫鸣之声搅扰得清愁无底的可哀情状。

附录:探芳信·络纬
庄盘珠
冷消息,到晓露墙根,晚烟篱隙。正绣衾梦断,豆花风又急。残灯窗里明还暗,月在窗前白。忽惊猜、巷北街西,那家宵绩?
何日便成匹?怪响引丝长,缓怜丝涩。静夜寒闺,幽韵杂刀尺。乱愁谁漾千千缕,争把秋心织?便无愁,也自听他不得。
作者简介
庄盘珠(1786~1810)字莲佩。江苏阳武(今武进)人。吴轼室。少颖悟,通文墨,习诗词。于归后纤弱多病,翁远宦,姑早丧,夫应举求仕多外行,独自持家,甚感凄苦。其诗取法汉魏,不为寻常闺情所囿。其词体物入微,传神悱恻,细腻新隽,清雅流丽,偶亦有悲壮之作。有《秋水轩诗选》。词集名《秋水轩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