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瑞鹤仙·柳丝征袂绾》赏析

(2024-04-21 18:29:46)
标签:

清词

周之琦

瑞鹤仙

偶述

瑞鹤仙·四月六日出都,小憩芦沟桥,偶述
周之琦
柳丝征袂绾,试锦羽初程,玉骢犹恋。铜街佩声远。向天边回首,故人如面。藤阴翠晚,但怪得、琴尊梦短。有游峰、知我心期,刚是褪红曾见。
还看。珠巢题字,墨晕初干,酒痕微泫。晴云乍展,春已在,驿桥畔。问柔波一样,仙源流下,为底人间较浅?要重寻、京邑尘香,素襟漫浣。
这首词背景未详。从词题及内容推测,实为词人离开京城时恋阙思友之作。周之琦于嘉庆十三年(1808)得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广西巡抚。则此次出都非为游览,而属离京外任居多,故于落笔吐语之际,颇有唏嘘叹惋之情。
此刻他正“小憩”于北京西南的芦(卢)沟桥上,这里距京城广安门已二十多里。
“柳丝征袂绾,试锦羽初程,玉骢犹恋。”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柳丝牵挽着我的衣袖,如雏凤初飞,而宝马、仍然对京城留恋。
词的起调从眼前之景入笔,描摹桥畔的垂柳,似也充满了依依之情。其实真正舍不得离去的,还是词人自己呵!“锦羽”指鸟羽指彩美如锦;玉骢即玉花骢,唐玄宗曾蓄有玉花骢宝马。这几句以“锦羽”、“玉骢”自比,吐语间正有着对自身才华的骄傲自许,而后在“初程”、“犹恋”中传写离京的惆怅,便使这惆怅,也带有了非同寻常豪气和自信。
“铜街佩声远。向天边回首,故人如面。”接着三句是说,京城的繁华闹市声音渐渐地远了。回首远处的京城方向,仿佛还见有故人的亲切面影,浮现在天边的云烟之中。
“铜街”本指汉都洛阳宫南之铜驼街,此借指京城的繁华闹市。不过,当他驻马卢沟桥上,最令词人临风怀想的,还是那在翰林院共事过的“故人”。于是词人的眼际,便又化出临别前难忘的一幕。
“藤阴翠晚,但怪得、琴尊梦短。”这二句是说,那是在苍翠的藤萝架下,故人在薄暮时分为他饯行,琴声弹了一曲又一曲,清醇的酒,碰了一杯又一杯,然而这梦幻般的相聚,再长也显得短暂。
在“但怪得”三字中,正包蕴着词人离去时得几多伤怀和遗憾。
“有游蜂、知我心期,刚是褪红曾见。”歇拍二句是说,有一只离群的蜜蜂,了解我与心期之友的离别寂寞,在这群花褪红的时节,特意现身来与我相伴。
这想象是奇特的,或许只有在四顾无侣的忧思中,才会从偶见的“游蜂”身上发此奇想。
“还看。珠巢题字,墨晕初干,酒痕微泫。”过拍四句是说,读看友人题字的景象,字幅的墨迹才干,有几处还印渍着点点“酒痕”。
“珠巢”出处未详。从下文内容来看,或许是故人题赠的字幅。所谓睹物思人,词人此刻读看的,又岂止是寻常的字划,那是伴着墨韵和酒痕一起。融注在词人心头的一片真情啊!
“晴云乍展,春已在,驿桥畔。”这三句是说,抬眼看见,风吹云散,露出了晴丽的天空,恍惚间不正有春天又临驿桥的错觉?
倘从字面上看,词人之出都已是“四月”初夏,驿桥边又怎会有春色再现的奇景?正是这诚挚的故人之情。温暖着词人孤寂的心,给了他如沐春风的慰藉和喜悦。不过这毕竟是一种错觉,当诗人终于启程上路,还顾京城已经更加遥远时,那喜悦很快为深切的惆怅所取代了。
“问柔波一样,仙源流下,为底人间较浅?”这三句是说,卢沟桥下的流水一样来自仙源(此指天上),为什么比起九天的银河,就远不如它那样深广浩瀚?
据史书记载,卢沟桥河水浅而浑浊,冬春之际容易干涸。这问语颇为蹊跷,其实却别有寓意。古人常把天子所在京城比为天上仙阙(故宫门又称“仙门”,尚书台则为“仙台”),而远离天子的地方官,便只能算是“人间”俗流了,由此体会词人的问语,无疑是借“柔波”为题,抒发着现实际遇中的不平之情了:他也不与京城的俊彦之士一样才华满腹,为什么承恩之深浅就如此不同?一股怫郁之气,已借着含蕴不露的问叹弥漫词行,到了结拍,却又化作自信的期许奔涌而出。
“要重寻、京邑尘香,素襟漫浣。”结拍二句是说,总有一天,我要重返这里,让洗净的衣襟,再浮动京邑的尘香。
充满自信的展望,终于化解了出都的悒郁和惆怅,并与开篇的“试锦羽初程”遥相呼应,展现了这位积极用世者的旷达胸怀。

附录:瑞鹤仙·四月六日出都,小憩芦沟桥,偶述
周之琦
柳丝征袂绾,试锦羽初程,玉骢犹恋。铜街佩声远。向天边回首,故人如面。藤阴翠晚,但乖得、琴尊梦短。有游蜂、知我心期,刚是褪红曾见。
还看。珠巢题字,墨晕初干,酒痕微泫。晴云乍展,春已在,驿桥畔。问柔波一样,仙源流下,为底人间较浅?要重寻、京邑尘香,素襟漫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