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绿香绣帐悬空雾》赏析
(2024-04-09 18:17:48)
标签:
清词杨夔生木兰花令怀人 |
木兰花令
杨夔生
绿香绣帐悬空雾,长夜阑珊梦幽素。凄凄风止修竹闲,几点凉萤照秋雨。
宝函香减玉衣寒,蜡树烟残掩朱户。楚魂愁谢泣枯兰,细管裁诗唱《金缕》。
今人严迪昌《清词史》谓杨夔生词“渊源家法,又曾为郭麐弟子。郭氏词已变‘浙派’风起,夔生得其流转之美而尤不专注一格”。此词即是所谓“有流转之美”者。
词的主旨是怀人。词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优裕、地位尊贵但心理负荷沉重的闺秀,她闷闷不乐,郁郁寡欢,锦衣玉食的生活始终不能给空虚的心灵一丝安慰。这种看似幸福实则痛苦不堪的生存状态,唯感情细腻富有文化修养者方能有所体味。
“绿香绣帐悬空雾,长夜阑珊梦幽素。”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独居在笼罩着香烟薄雾的绿绣帐里,长夜将尽梦也是幽眇不定,一如平素。
用一个“绿”字来修饰“香”字,便将嗅觉视觉化了,从而显得形象生动,易于为人感受。但一个“空”字,虽修饰的是“雾”字,却已隐含了她那不易察觉的落寞无依和怅惘失措。“绿”、“空”直接修饰的是“香”、“雾”,而实际上还是“绣帐”的修饰词,焚香的薄烟轻散于无人的帐前,帐绿映出香绿,帐空显得雾空,真有迷离惝恍之妙。漫漫长夜,衾寒孤枕,辗转反侧,很难入睡,令人欣慰的梦境从未出现过。
“凄凄风止修竹闲,几点凉萤照秋雨。”接着二句是说,庭院修竹静立。凄凉的风声已停止,几点流萤明灭闪烁,照见落地无声的零星秋雨。
这已是深秋的季节了,天气已有了丝丝的凉意。
“宝函香减玉衣寒,蜡树烟残掩朱户。”下片前二句是说,她极度倦怠懒散,存放珠宝的箱函很长时间没有添加香料了,原来的香料早已挥发;珍贵的衣饰显得冰凉透着寒意。红色屋门外的树枝上裹着轻霜,仿佛是手工制成的蜡树,弥漫其间的薄烟即将散尽。
她在闺阁里忧愁萦绕,拂之不去。
“楚魂愁谢泣枯兰,细管裁诗唱《金缕》。”这二句是说,梦中仿佛枯兰在哭泣,令她感动而生酬谢之心。笛声把写成的诗用《金缕曲》调谱成歌吹奏出来。
“楚魂”原指舜二妃娥皇、女英,元钱惟善《湘泪竹管》诗:“湘水无声楚魂咽。”此为自指。极言其思念之至而劳魂役梦,仿佛枯兰在哭泣,直如知音。然而一腔幽怨总难排遣,只好用笛声来表达心声。
附录:木兰花令
杨夔生
绿香绣帐悬空雾,长夜阑珊梦幽素。凄凄风止修竹闲,几点凉萤照秋雨。
宝函香减玉衣寒,蜡树烟残掩朱户。楚魂愁谢泣枯兰,细管裁诗唱《金缕》。
作者简介
杨夔生(1781~1841)字伯夔,号涴香。或作浣芗,原名承宪,字维政。江苏金匮(今无锡)人,杨芳灿子。清监生。议叙则律馆经历,改分发河北,以县丞用。授雄县县丞,迁固安知县。官至蓟州知府。平生富著述,尤工倚声,守其家衣钵,更陶冶于唐宋诸名家。又从陶樑游,与郭麐交契,词风受浙派薰染为多。所为词既具遒健恢奇之气,又富流丽圆转之韵。有《真松阁集》。词集名《真松阁词》。
前一篇:《渡江云·杨花》赏析
后一篇:《菩萨蛮·秋夜书怀》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