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摸鱼儿·据胡床》赏析

(2024-02-16 13:16:09)
标签:

清朝

杨芳灿

摸鱼儿

感秋

摸鱼儿·韩景图有句云“归来坐深林,悟到秋生处。”心甚爱之,作此以寄
杨芳灿
据胡床、深林独坐,微茫天色催暮。碧云几叶流无影,窣地感秋成悟。秋有语,道还叩骚人,识我家何处。君应不误。想篱豆花边,凉蝉声里,依约认前路。
凄凉意,不数庾诗江赋。天然空外琴趣。伥伥我亦悲秋者,忍掐檀槽遗谱。拚睡去,枕半榻明蟾,梦与秋同住。玲珑窗户。正露沁莲池,夜深人静,花气冷如雨。
这是一篇感秋之词。
词的上片,铺衍韩景图诗意境。
“据胡床、深林独坐,微茫天色催暮。碧云几叶流无影,窣地感秋成悟。”这首词开头四句是说,独坐胡床,身处秋林,傍晚时分,天上几片彩云划过,蓦然领悟到了秋心究竟是什么。
“据胡床”,背倚交床。“胡床”,即交床,程大昌《演繁露·交床》:“今之交床,本自虏来,始名胡床,桓温下马据胡床取笛三弄是也。隋高祖意在忌胡,器物涉胡者,咸令改之,乃改交床。”“微茫天色”,谓黄昏时分。“碧云”,青云,常用以指暮云。如江淹《拟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窣地”,一下子,韦庄《清平乐》:“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绣罗金缕。”下面是词人与秋的对话。
“秋有语,道还叩骚人,识我家何处。”这三句是说,秋说请问词人,您肯定知道我家在哪里,从何而生吧?
“君应不误。想篱花豆边,凉蝉声里,依约认前路。”上片末四句是说,词人说你的话当然不会错,我正是在竹篱野豆的花朵边,在高树晚蝉的鸣声中,悟出了秋的来历。
“凉蝉”,秋蝉,蝉感秋而苦吟,命将终而声悲。
下片是词人对秋的感受。
“凄凉意,不数庾诗江赋。天然空外琴趣。”换头三句是说,秋意凄凉,不下庾信诗篇、江淹的辞赋所描述的状况。那是天赋的天外词作。
“庾诗”,即上引之诗;“江赋”,谓《恨赋》、《别赋》,有“春草暮兮秋风惊”、“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等句。“天然”,天赋。“空外”,天外。“琴趣”,词作,宋欧阳修词集名为《醉翁琴趣外编》。
“伥伥我亦悲秋者,忍掐檀槽遗谱。”这二句是说,无所适从的我也是一个悲秋之人,我却不忍将这种悲怨写入到词章中去。
“忍”,岂忍,不愿。“掐”,用手指轻按,此借指弹拨乐器。“檀槽”,紫檀木精制的弦槽;槽是琵琶等乐器上架弦的格子,李贺《感春》:“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遗谱”,前人留下来的曲谱。这一句是此次抒情的关键之笔,词中的情感由此而转。
“拚睡去,枕半榻明蟾,梦与秋同住。”这三句是说,我进入了梦乡,头枕半床月光,梦境和秋意融合成一片。
“玲珑窗户。正露沁莲池,夜深人静,花气冷如雨。”末四句是说,透过空明的窗户,正是露滴莲塘,夜深人静之时,秋的爽气、花的冷香沁人心脾。
“明蟾”,明月。“玲珑”,空明状。结尾是以静收篇,照应开头,完成感秋成悲到悟秋知命的过渡。
这阕《摸鱼儿》是妙趣横生的佳作。首先它一反前人一味悲秋的老调,另辟蹊径,在词作中将对秋的感悟与生命的感悟打成一片。

附录:摸鱼儿·韩景图有句云:“归来坐深林,悟到秋生处。”心甚爱之,作此以寄
杨芳灿
据胡床、深林独坐,微茫天色催暮。碧云几叶流无影,窣地感成秋悟。秋有语,道还叩骚人,识我家何处。君应不误。想篱豆花边,凉蝉声里,依约认前路。
凄凉意,不数庾诗江赋。天然空外琴趣。伥伥我亦悲秋者,忍掐檀槽遗谱。拚睡去,枕半榻明蟾,梦与秋同住。玲珑窗户。正露沁莲池,夜深人静,花气冷如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