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慢·孤雁》赏析
(2024-01-13 18:16:25)
标签:
清词贺双卿黄花慢孤雁 |
黄花慢·孤雁
贺双卿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
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粱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断肠可是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闲。倦飞便宿平田。
古诗词里有一些出现频率很高的禽鸟,大雁便是其中之一。由于鸿雁传书的说法,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时代里,大雁对于人来就有了一种别样的亲切。而秋日里大雁那样整齐地横过长空,使人不禁发出“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之类的感叹。所以这种群居动物的落单。每每会予人许多关于生之寂寞的联想。
而这首贺双卿的《黄花慢》,除了这一层感慨外,还在孤雁身上看到了人生的许多艰难。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碧空疏阔,晚霞如散落的绮罗。红艳艳地撒在空中。
词以黄昏的景色起笔。此时,诗人发现了那只孤雁。
“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接着四句是说,一只落伍的孤雁叫声凄厉,我害怕它飞近,又渴望它留在我的身边。这样一只孤雁,又能飞到那里去呢?
“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这二句是说,芦花洲边,白霜已满地,更不要请鸥鹭来怜惜。
其中“霜”和“芦花”的意象给人以秋日萧瑟的感觉,也衬托出孤雁处境的凄凉。在这阴寒的世间,孤雁不可能求得鸥鹭之类的同情和怜惜。
“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上片歇拍三句是说,还是暗暗自眠,不要存非分之想,凤凰纵然美丽、高雅,但却不能与之结为婚姻。
这里的“鸥鹭”和“凤凰”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鸥鹭代表那些较寻常的鸟,而凤凰显然更为高贵。词人以此表达的是:无论高尚还是平庸的东西,对孤雁都没有接纳之意。于是寻求同伴几乎成了一件虚妄的事情。
在上片中,孤雁的“孤”字似已被词人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可下片里还有更多的展开。
“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换头三句是说,满心凄凉奉劝孤雁,不如守一沙半水,暂且度过这易逝的年华。
紧接着上片的,仿佛是词人对孤雁的规劝。
“稻粱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这四句是说,因为孤雁的生活里没有维持生计的稻粱,只有会捕捉的陷阱。面临这一切,它在睡梦中也战战兢兢、时时警醒,惊醒时触目所及和梦中一样,周遭尽是冷漠、困苦和危险。
“断肠可是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这二句是说,你极度伤心愁断肠,可知我内心也缠绵?
当我们随词人的笔看孤雁上天入地无立身之所的苦楚,突然读到这一句,想到这小小的孤苦生物本有的一些美好脆弱,心中不免有所震动。
“夜未闲,倦飞便宿平田。”煞拍二句是说,夜里也得不到休息,误宿在危机四伏的田地里。
最后一句,看似平平道出,却给全词的凄楚作了一个极相衬的结束。
附录:惜黄花慢·孤雁
贺双卿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
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粱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断肠可是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闲,倦飞便宿平田。
注释
1.惜黄花慢:词牌名,有平仄二体,此为平韵格,双调一百零八字,上片十二句六平韵,下片十一句六平韵。
2.遥天:光洁如美玉色的天空。
3.但:只。
4.绮(q):彩色花纹的丝绸。
5.鸿:大雁。
6.素:白色的。
7.芦花渚(zh):丛生芦苇的水边小块陆地。
8.更休:再不要。
9.倩(qiàn):请求、央求。
10.鸥鹭:两种生活在水乡的鸟。
11.宁(nìng):难道。
12.你:称孤雁。
13.流年:如流水般逝去的年华。
14.稻粱:稻和粱,谷物的总称。
15.网罗:捕雁的工具。
16.易警(jng):容易受惊。
17.断肠:极度伤心。
18.婵娟(chán jun):姿容美好的妇女,指的是自己。
19.寸心:小小的心。
20.缠绵(chán mián):指感情纠缠,不能解脱,此处指对"孤鸿"的深沉的感情。
前一篇:《凤凰台上忆吹箫·残灯词》赏析
后一篇:《摸鱼子·謝邻女韩西馈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