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襄樊舟中作》赏析
(2024-01-11 13:37:05)
标签:
清词吴镇西江月襄樊舟中作 |
西江月·襄樊舟中作
吴镇
江表英雄如梦,襄阳耆旧难邀。大堤风雨暮萧萧,尚有天涯芳草。
买得渔家小艇,沽来山寺香醪。烟波深处读《离骚》,人与芦花俱老。
这是词人赴兴国州知州任途中路过襄樊,感怀之作。在历史与眼前之景的对照中,表现了诗人内心与现实的协调和达观的胸怀。
“江表英雄如梦,襄阳耆旧难邀。”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江表的英雄人物如在梦中,襄阳的先贤们已经成为历史。
“江表英雄”暗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意。古时中原人以吴在长江以外,故称江表。吴、魏、蜀争夺荆襄之地,火烧赤壁、计破荆州、火烧连营,周瑜、吕蒙、陆逊俱名噪一时。然而他们同曹、刘、关、张等俱随东逝的滚滚长江而成为过去,真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廿一史弹词·说秦汉》开场词)。词中“如梦”云云,即苏轼词中“人生如梦”的意思。襄阳先贤如以辞赋著称的宋玉等,也均成为历史,无法同他们谈论艺文,评骘人物。晋习凿齿有《襄阳耆旧传》一书,专载历史上襄阳人物的事迹,故词中这样说。
“大堤风雨暮萧萧,尚有天涯芳草。”接着二句是说,到达襄阳时已值日暮,又风雨潇潇,然而民风之淳厚,依然可见。
这两句写眼前的襄阳。“大堤”在襄阳城外,周围四十里。李善美《大堤曲》:“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天涯芳草”,喻美德君子。所以这词中所表现的是不同于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感慨,而是一种乐观情绪,向往而不伤感,怀古而不悲今。这词之作,当乾隆盛世,作者又升迁为知州,心情是愉快的。
下片写在汉江上闲饮村醪,诵读《离骚》,诗与心通,境与人化。
“买得渔家小艇,沽来山寺香醪。”下片前二句是说,买来了渔家小艇,购得了山寺中的美酒。
这两句正是写诗人的自得之乐。襄阳城东南有凤山,山上有古寺,城附近还有岘山、伏龙山等,也有寺庙古迹。诗人游览了附近的名胜之后,最终感到,还是楚国诗人屈原留下的《离骚》读之兴味无穷,最可感人。
“烟波深处读《离骚》,人与芦花俱老。”末二句是说,在烟波江上读着屈原的《离骚》,忽然感到满地的芦花和我一样老了。
全词以此作结,最为耐人寻味。首先,此二句与上片前二句相照应,表现了“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江上吟》)的意思。其次同上片后二句联系,表现了襄阳风俗道德之美同屈宋等先贤之间的关系。再次,虽当山水之乐,不忘忠君爱国之志。芦花老则雪白,人老则发白,词人当时已年近六十,叹老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附录:西江月·襄樊舟中作
吴镇
江表英雄如梦,襄阳耆旧难邀。大堤风雨暮萧萧,尚有天涯芳草。
买得渔家小艇,沽来山寺香醪。烟波深处读《离骚》,人与芦花俱老。
作者简介
吴镇(1721-1797)字信辰,一字士安,号松崖,又号松花道人。甘肃狄道(今临洮)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举人。授耀州学正,转韩城教谕,官至沅州知府。忤权贵被劾罢官。归后掌教兰山书院。工诗,为秦中诗派乾隆朝第一,才格并高,研求声律,音节尤胜。有《松花庵全集》,词在集中。
前一篇:《临江仙·天上碧云凝薄暮》赏析
后一篇:《望江南·春不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