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赏析

(2023-12-16 13:44:49)
标签:

清词

纳兰性德

金缕曲

亡妇忌日有感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早已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 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这首词开头四句是说,这愁绪什么时候才是尽头?滴落在空空台阶上的细雨终于止住,夜晚如此清冷,正是适宜葬花的天气。
这首词一上来就用反诘句凭空喝起,仿佛有一种郁积已久、无时不忘的哀伤痛悼之情喷薄欲出;一个“恨”字,点明词眼。接下来三短句交代时间、地点、时令。这三个短句,沉重凄清,为下文以内心独白方式向亡妇细诉衷肠营造了气氛,做好了感情上的铺垫。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早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这五句是说,你离我而去已整整三年,纵然是一场大梦,也早就应该醒来了。你一定觉得人间没有趣味吧,不如泥土深处的黄泉,虽冷冷清清,但它能埋葬所有的愁怨。
这五句写词人对往事的沉思和对亡妻的悬想。
“钗钿约,竟抛弃。”上片歇拍二句是说,而我们生生死死不离不弃的约定,就这样被你抛弃。
“竟”字显然有怨怼之意。
上片推想亡妇种种,恨未能同赴幽冥;下片转写词人自己,倾诉别后生涯。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 、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换头三句是说如果可以寄书信到黄泉该多好,好让你知道我这些年过得怎样,是谁在身旁照顾我。
“重泉”犹“九泉”,“双鱼”指书信。
“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这二句是说,夜深了,我仍然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不忍听他们的续弦之议。
“忍听湘弦重理”,则理解为妻子死后,丈夫不忍心寻欢作乐,把湘弦(琴)闲置在一边。其实,古人以琴瑟喻夫妻的和睦,妻死叫“断弦”,再娶叫“续弦”,而“忍听”在诗词中是“不忍听”、“怎忍听”的意思,“忍听湘弦重理”即丈夫表明不忍心续弦再娶。上一句“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中的“他”也是指丈夫自己而绝不是指亡妇。“与谁相倚”字面是和谁生活在一起,实质上,“相倚相偎”原是男女夫妇的闺房之乐,假如把“与谁相倚”的主语理解为亡妇,丈夫不指亡妇在阴间与谁相倚相偎,那就真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了。
“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 剩月零风里。”这三句是说,让我们来生再结为知己吧,就怕真的有来生,我们两个仍然无法长相厮守。
“缘悭”是缺少缘分的意思。词人痴想:妻死既不能复生,自己又不忍再娶,这破镜如何重圆?今生缘尽,期续缘于来生。他担心假如两个人依然同样命薄,中途分手,岂不是更痛苦吗?词意层层推进,句句逆折,愁思百结,万转千回。
“清泪尽,纸灰起。”末二句是说,而今,我的泪水已经流尽,纸钱烧成灰,飘忽不定。
鹃泪已枯,语言道断。这时,在漆黑的夜空中(纳兰亡妇忌日是五月三十,正当晦日),火光照亮着一位孤零零的青年公子,两眼痴痴地凝视着飘飘扬扬的纸钱灰,似乎在灰中寻觅什么。

附录: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 、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 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 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 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 、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注释
葬花天气:指春末落花时节,大致是农历五月,这里既表时令,又暗喻妻子之亡如花之凋谢。

夜台:指坟墓。

钗钿约:钗钿即“金钗”、“钿合”,女子饰物。暗指爱人间的盟誓。

“重泉”句:重泉即“黄泉”、“九泉”,指生死两隔;双鱼,书信,典出古乐府。

“忍听”句:湘弦,即湘灵鼓瑟之弦。传说舜之妃子溺湘水而亡,后为水神,古代 词中常用琴瑟代指夫妻,这里指纳兰不忍再弹奏那哀怨凄婉的琴弦,否则会勾起悼亡的哀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