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字令·度居庸关》赏析

(2023-08-17 13:29:40)
标签:

清词

朱彝尊

百字令

度居庸关

百字令·度居庸关
朱彝尊
崇墉积萃,望关门一线,似悬檐溜。瘦马登登愁径滑,何况新霜时候。画鼓无声,朱旗卷尽,惟剩萧萧柳。薄寒渐甚,征袍明日添又。
谁放十万黄巾,丸泥不闭,直入车厢口?十二园陵风雨暗,响遍哀鸿离兽。旧事惊心,长途望眼,寂寞闲亭堠。当年锁钥,董龙真是鸡狗。
朱彝尊的词奉南宋姜夔、张炎为圭臬,风格以婉约为主体。但他也有不少豪放之作,接近辛弃疾、刘过一路。上面这首《百字令·度居庸关》,便属于后者。
居庸关为长城著名关塞之一,位于北平昌平军都山,是明朝首都西北面的门户。清康熙三年甲辰(1664)九月,朱彝尊从北京出发前往山西,途中经过居庸关,触景生情,因有此作。
全词分为上、下两片。上片以“度”为线索,着重描写居庸关的自然景色。
“崇墉积萃,望关门一线,似悬檐溜。”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高耸的城墙翠色重叠,遥望居庸关门,地势逼仄陡峭呈一条直线,就像是悬挂在檐沟下的冰柱一般。
“瘦马登登愁径滑,何况新霜时候。”接着二句是说,乘着瘦马登登前行总担心山险路滑,更何况是在这刚下过霜的时候。
骑马行进在这样的道路上,不能不时刻小心,唯恐摔倒跌落山谷。
“画鼓无声,朱旗卷尽,惟剩萧萧柳。”这三句是说,当年守军的画鼓朱旗,早已经不知去向,只剩下萧萧作响的几株残败的秋柳。
“薄寒渐甚,征袍明日添又。”歇拍二句是说,寒意渐渐由浅转深了,明日又要再添一件行装了。
薄寒侵衣的生理感受,也与随地势不断爬升所见愈为苍茫而产生的“高处不胜寒”的心里感受打成一片。词人正是通过其自身的有关活动,动态而非静止地逐步展开对居庸关自然景色的描写,使读者也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这里所描写的居庸关自然景色,很明显的主要是突出了这样两点:一是它的高峻险要,二是它的冷落萧条。
然而恰恰就是如此高峻险要的居庸关,明王朝却居然没能守得住,因此在下片中,词人免不了要发出许多议论和感慨。
“谁放十万黄巾,丸泥不闭,直入车厢口。”换头三句是说,是谁放任十万黄巾军,突破了这原本用丸泥便能防守的要塞,长驱直入车厢口?
所谓“十万黄巾”,是用东汉末年张角兄弟率领的黄巾军,来比喻明末李自成的农民军。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三月,李自成攻陷要塞居庸关,经过昌平车厢渠,直取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统治了将近三百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
“十二陵园风雨暗,响遍哀鸿离兽。”这二句是说,十二园林都在风雨笼罩下变得昏暗了,到处响起了流徙鸿雁与离群野兽的悲鸣。
昌平境内自永乐皇帝而下的明朝十二座皇陵(当时崇祯皇帝的司令还未及建造),都沉浸在晦暗的风雨之中,到处是亡国的景象。
“旧事惊心,长途望眼,寂寞闲亭堠。”这三句是说,如此往事惊心动魄。展望漫漫长路,瞭望敌情的亭楼早已被闲置,显得这样寂寞。
此后的居庸关,便只是凄凉地闲卧在那里,诉说着这段历史的沧桑。
“当年锁钥,董龙真是鸡狗。”末二句是说,当年这要塞上的守将和董龙一样,真是鸡狗。
词人伫立在这当年的关防重地,忍不住痛骂那时候出卖明朝的太监曹化淳之流,他们就像南北朝时期专权无能的前秦尚书董荣一样,简直连机构都不如!这番议论,真可谓激昂慷慨,痛快淋漓。

附录:百字令·度居庸关
朱彝尊
崇墉积萃,望关门一线,似悬檐溜。瘦马登登愁径滑,何况新霜时候。画鼓无声,朱旗卷尽。惟剩萧萧柳。薄寒渐甚,征袍明日添又。
谁放十万黄巾,丸泥不闭,直入车厢口?十二陵园风雨暗,响遍哀鸿离兽。旧事惊心,长途望眼,寂寞闲亭堠。当年锁钥,董龙真是鸡狗。
注释

居庸关:一作蓟门关,亦称军都关,在北京昌平县西北的军都山(旧称居庸山)上,位于著名隘道关沟中部。地势险峻,自古有百二重关之称。《淮南子》上曾说:“天下九塞,居庸其一。”

崇墉:高耸的城墙。

翠:指山色苍翠重叠。“居庸叠翠”为燕京八景之一。

一线:极言道途狭窄。

檐溜:檐前滴水处。这两句形容关前道路陡峭,犹如悬挂的檐溜。语出韩愈《南山》:“峻涂拖长冰,直上若悬溜。”

登登:马蹄声。

鼓:绘有彩饰的鼓。

征袍:旅外远人所穿的衣袍。

添又:又添。

黄巾:汉末张角利用太平道发动农民起义,徒众达数十万人,都以黄巾裹头为标志,故称黄巾军。这里指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166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入居庸关,攻破北京,明朝覆没。

泥丸不闭:指居庸关失守。据《东观汉记·隗嚣载记》,王元曾劝隗嚣背汉说:“元请以一泥丸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语谓函谷关地势险要,只须一泥丸即可封塞。

车箱口:在北京丰台区芦沟桥附近,李自成义军曾由此入北京。

十二陵园:在北京昌平县北天寿山,明代自成祖到怀宗十三个陵墓都在此,今称十三陵。因李自成入北京后思宗自缢,故称十二陵。

哀鸿:哀叫的大雁,常喻哀伤痛苦、流离失所的难民。

离兽:失群之兽。

涂:同“途”,道路。

亭堠:古时瞭望敌情的亭楼。

锁钥:喻军事防守的重镇,这里指居庸关。

董龙、鸡狗:北朝前秦尚书董荣,字龙。他专揽朝政,权倾内外,但王堕对他很蔑视,同朝而不与交谈。别人劝王堕,堕答道:“董龙是何鸡狗,而令国士与之言乎?”这里指明末居庸关的守将都是卑鄙小人,因而导致了严关失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