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沁园春·黄鹤楼》赏析

(2023-06-14 18:12:54)
标签:

清词

史惟圆

沁园春

黄鹤楼

沁园春·黄鹤楼
史惟圆
万里澄波,汉耶江耶?登临快哉。有晴云舒卷,层层楼迥;雄风披拂,面面窗开。作赋祢生,题诗崔颢,占得人间几许才?都休问,怕苍茫吊古,触绪生哀。
仙踪一去难回。任几度、人民换劫灰。看东连吴会,寒潮断岸;西邻巫峡,暮雨荒台。倚槛多时,凭阑竟日,玉笛何人又《落梅》?斜阳外,望凌空孤鹤,为我重来。
登高望远以排遣胸中郁闷是中国古代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惯常的选择,而对于史惟圆这样一个从来就没有春风得意的际遇的阳羡派词人来说,其词中当然也会有更多的悲凉落寞之感。
临江而立的黄鹤楼承载着过多的文化积淀,到李白时已经有“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感叹了,史惟圆如今填词抒怀,该是情动于中而不得已吧。
“万里澄波,汉耶江耶?登临快哉。有晴云舒卷,层层楼迥;雄风披拂,面面窗开。”这首词的开头几句是说,黄鹤楼前,汉水汇入长江,一派烟波浩渺,面对水天一色的壮阔之景,豁眸可见白云时而舒展,时而卷裹,昂首可觉劲风阵阵迎面披拂,更有层层高楼可以穷极视野,面面宽窗可以移步换景,身临此境,岂不快哉!
“作赋祢生,题诗崔颢,占得人间几许才?”这三句是说,问作《鹦鹉赋》的祢衡、题《黄鹤楼》诗的崔颢,他们占有人间多少颖异之才?
即景生情,感慨万端。祢衡气刚傲物,不容于世,击鼓骂曹,终遭横祸,被江夏太守黄祖所杀;崔颢虽诗才横溢,而今也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不论是怀才而殁的辞赋家,还是名声显赫的诗人,最终都随着大江东去而成为历史。
“都休问,怕苍茫吊古,触绪生哀。”这一切,不要再去问了,怕对着苍茫的大江吊古,触发自己的情绪而生悲哀。
说休问,却已经问了;怕触绪生哀,却已经伤心不已:祢衡纵死,犹能尽自己的真心情;崔颢虽逝,自有诗名流芳千古。而词人自己,虽才气过人,志在高远,终无施展才华,展示性情的空间,以致潦倒终身,无所作为,念之怎能无痛,怎能不恨!但是从另一方面说,如果词人就此悲悲戚戚,凄凄哀哀,无休止地感叹一己的伤痛,整首词的境界就会逼仄而小气。史惟圆毕竟是阳羡词派中的一员健将,即便是小题材,也敢于出大意义,词下片体现的境界不但令我们悯其遇,更令我们敬其志。
“仙踪一去难回。任几度、人民换劫灰。”换头二句是说,仙鹤一去难回,几度王朝的兴替给人民带来灾祸。
换头词人借传说中仙鹤曾在此停留的故事。慨叹世事更迭,王朝兴替。胜者王侯败者贼,多少次生灵涂炭,让人心寒,最近一次残酷的厮杀即明清易代的战争词人应该还记忆犹新。
“看东连吴会,寒潮断岸;西邻巫峡,暮雨荒台。”这四句是说,长江流过的地方,或是寒冷的江潮拍打着高高直立的江岸,或是暮雨浸润着凄清的荒芜的废台。
“倚槛多时。凭栏竟日,玉笛何人又《落梅》?”这三句是说,倚着门槛多时,长久地靠着栏杆,耳边仿佛还回响着李白当年与友人共赏的笛曲《落梅花》的旋律。
“斜阳外,望凌空孤鹤,为我重来。”末三句是说,在斜阳外,那凌空的仙鹤,为我重新来到黄鹤楼上。
一抹斜阳从窗口射入,照在孤独的词人身上,似乎在空气中增加了些许暖意,也给词人带来了希望。天空中遨游的仙鹤没有词人的陪伴应该是孤独的,就如同词人没有仙鹤的陪伴是孤独的一样。词人望仙鹤重来,另有一层深意,就是希望它能够给人间带来祥瑞,从此世上太平,再也没有像词人一样怀才不遇的落魄者。

附录:沁园春·黄鹤楼
史惟圆
万里澄波,汉耶江耶?登临快哉。有晴云舒卷,层层楼迥;雄风披拂,面面窗开。作赋祢生,题诗崔颢,占得人间几许才?都休问,怕苍茫吊古,触绪生哀。
仙踪一去难回。任几度、人民换劫灰。看东连吴会,寒潮断岸;西邻巫峡,暮雨荒台。倚槛多时,凭栏竟日,玉笛何人又《落梅》?斜阳外,望凌空孤鹤,为我重来。
注释
雄风: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清清冷冷,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此处活用该典,作劲风、烈风解。
劫灰:《高僧传·竺法兰传》:“又昔武帝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晓,此灰是也。’”
作者简介
史惟圆,江苏宜兴人,字云臣。有《蝶庵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