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江红·飞絮满天》赏析

(2023-05-23 13:30:15)
标签:

清词

曹尔堪

满江红

湖上书怀

满江红·湖上书怀再柬西樵考公、阮亭祠部
曹尔堪
飞絮漫天,平堤外、乱萍初涨。人似燕、重来湖海,画梁无恙。风雅竞推东阁妙,文章每说西京上。细论诗、若个过墙头,松醪饷。
曾踏险,瞿塘漾。才会意,沧浪唱。但银瓶索饮,酴醾佳酿。五岳未周名士屐,百钱常挂山人杖。奈此君、不惠不夷间,难于状。
此词题中的“湖”指杭州西湖;“西樵考功”指清初文学家王士禄,号西樵山人,曾官吏部考功员外郎;“阮亭祠部”指王士禄的弟弟王士禛,号阮亭,曾官礼部主事,因礼部古别称祠部,故用以称之。
这是一首有特定创作背景的唱和词,它产生于清康熙前期词坛三次著名大唱和之一“江村唱和”之中。这次唱和的大致情况是:康熙四年(1665)曹尔堪、宋琬、王士禄三位文人刚刚摆脱“奇祸”的牵累,从监狱中被释放出来,到杭州相聚。这三位遭遇相似、同病相怜的幸存者,以词唱和,借西湖风景发挥,各抒胸怀,每人填《满江红》词八首,合为二十四首,编为一集,名为《江村唱和词》,因其地在西湖,故又称为“湖上唱和词”。曹尔堪这首词,正是以西湖风景起兴,来抒写自己的劫后余生的庆幸心理和潜身湖山颐养天年之愿的。
“飞絮漫天,平堤外、乱萍初涨。”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西湖边上飞絮漫天,平堤外的湖面上是初涨的乱萍。
词的开头两句,写暮春时节西湖上迷茫之景,并暗示自己脱险南归后浩渺而纷乱的思绪。这是以湖面景色起兴,但不单是兴,而是兴而兼比。是以漫天的飞絮和初涨的乱萍来比喻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态。
“人似燕、重来湖海,画梁无恙。”接着二句是说,人就好似燕子,重新来到湖海之上,归栖的画梁依然如故。这两句进一步用比喻,庆幸自己终得出狱返乡(词人家乡为浙江嘉善),家乡风物无恙,正好安居。前面两句是暗喻,这两句是明喻。两组比喻连用贴切而生动地表现了词人经历“奇祸”之后既彷徨迷乱,又庆幸得以重获自由的复杂心态。
以下自“风雅”句至上片末为本片抒怀的第二个层次,写湖上唱和的人物及场景。
“风雅竞推东阁妙,文章每说西京上。”这二句是说,我辈皆曾在京城为官,本来都是文章高妙如西汉的风雅才士。
“东阁”本西汉时宰相公孙弘招揽款待宾客之所,后用作文人才士聚集之所的代称。“西京”西汉国都长安,此指西汉文章传统。唐宋以来,古文运动兴起,标榜西汉文章为写作楷模,有所谓“唐诗晋字汉文章”之说。这两句既赞湖上唱和诸文友,同时也是自赞。
“细论诗、若个过墙头,松醪饷。”上片末二句是说,可是如今,我们却降身于江湖,只能品酒论诗,流连光景了。
词的下片,抒写作者勘破尘世之后决心收敛锋芒、沉潜于诗酒之乡与自然山水之中以了余生的愿望。
“曾踏险,瞿塘漾。才会意,沧浪唱。”换头四句是说,曾经经历过像瞿塘峡这样的人生险境。才领会到因时而变通。
换头四个三字句,语调明畅而表意显豁,说是经历了人生的大风险之后才领会到回归自然的可贵。“瞿塘”为长江三峡之首,这里风涛极多。“沧浪唱”,指《孟子·离娄》所载孺子之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作者以瞿塘风涛比喻刚刚经历的人生灾祸,以沧浪之歌比喻适时适势、随遇而安的退隐江湖的念头。
“但银瓶索饮,酴醾佳酿。”这二句是说,今后要专心专意,品尝美酒佳酿。
“五岳未周名士屐,百钱常挂山人杖。”这二句是说,打算杖头挂酒钱,去踏遍天下名山胜景。
“奈此君、不惠不夷间,难于状。”末二句是说,我会变成一个折中而不偏激的散淡之人,难于言状。
“不惠不夷”语出扬雄《法言·渊骞》:“不夷不惠,可否之间也。”“夷”指商末的伯夷,商亡后,他坚持不当商朝的官。“惠”指柳下惠,春秋时的柳下惠,相传他三次罢官,不肯离开。这两人都是十分执著的人。“不惠不夷”,就是指处世为人折中而不流于偏执。从这种性情的抒写中,也表现出曹尔堪特有的艺术个性。他的词,于清劲峭拔之中别饶旷逸圆融之致,这首词即为其词风的典型一例。

附录:满江红·湖上书怀再柬西樵考功。阮亭祠部
曹尔堪
飞絮漫天,平堤外、乱萍初涨。人似燕、重来湖海,画梁无恙。风雅竞推东阁妙,文章每说西京上。细论诗、若个过墙头,松醪饷。
曾踏险,瞿塘漾。才会意,沧浪唱。但银瓶索饮,酴醾佳酿。五岳未周名士屐,百钱常挂山人杖。奈此君、不惠不夷间,难于状。
作者简介
曹尔堪,清(1617---1679)字子顾,号顾庵,浙江嘉兴籍,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博学多闻,工诗,为柳州词派盟主,尔堪善作艳词,多是宴饮狎妓之作。与宋琬、沈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祯、汪琬、程可则并称为“海内八大家”或“清八大诗家”。善书、画,不轻授人,故罕流传。卒年六十三。有《南溪词》二百三十余首传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