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春水·春暮》赏析
(2023-05-04 14:03:42)
标签:
明词夏完淳鱼游春水春暮 |
鱼游春水·春暮
夏完淳
离愁心上住,巻尽重帘推不去。帘前青草,又送一番愁绪。凤楼人远箫如梦,鸳锦诗成机不语。两地相思,半林烟树。
犹忆那回去路,暗浴双鸥催晚渡。天涯几度书回,又逢春暮。流莺已为啼鹃妒,蝴蝶更禁丝雨误。十二时中,情怀无数。
这首词题作“春暮”,亦写闺愁。
“离愁心上住,巻尽重帘推不去。”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离愁在心上住,不肯离开,卷尽重帘,放不出,推不去,真是顽固无赖。
愁本无形迹可寻,而使之有形有迹,如人如物。愁的人格化,生动表现出闺中人为离愁所困扰而无可奈何的心理活动。
“帘前青草,又送一番愁绪。”接着二句是说,“青草”殷勤,将春以慰愁人,殊不知这样反而勾起闺中人春将归去、美人迟暮的情思,使之又添一番愁绪。
写情幽婉曲折,以下写愁绪的具体起因。
“凤楼人远箫如梦,鸳锦诗成机不语。”这二句是说,秦穆公时萧史、弄玉在凤台吹箫引凤,乘风飞去的美丽传说就好像在梦中。晋苏蕙织锦回文诗寄夫已经织成停机,不闻机声。
“人远”、“如梦”是反用其意,彼有美满的姻缘,己则唯有离别的缺憾。“机不语”,一片寂静,相思更苦,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两地相思,半林烟树。”歇拍是说,两地相思,只看到半林烟树。
离人天各一方,企足遥望,视线为“烟树”所遮,只见一面,不见另一面,故曰“半林”。欲见而难见,似见而非见,其情愈苦,词人洵为写情妙手。
“犹忆那回去路,暗浴双鸥催晚渡。”下片开头二句是说,回忆别时的情景,在催促晚渡的时候见到双鸥雌雄戏水。
雌雄戏水,反衬人不如鸟。七字写目前之景如画,而画笔难到。以下再拉回到目前情事。
“天涯几度书回,又逢春暮。”这二句是说,别来所思之人曾几度来书,春即归去,却不见书信,更增忧愁。
这两句叙事平平,而寓幽微情思。接写暮春景致,而情也转急。
“流莺已为啼鹃妒,蝴蝶更禁丝雨误。”这二句是说,可爱的黄莺已被讨厌的杜鹃所妒忌,蝴蝶双翅沾湿,扇扑不起。
“流莺”即黄莺,又名黄鹂、黄鸟、仓庚,鸣声滑亮悦耳。“啼鹃”即杜鹃,又名杜宇、子规,鸣声哀厉,自夜达旦,离别之人厌闻之。二鸟皆鸣于三四月间,而此刻杜鹃叫得正欢,触人凄楚,却稀闻黄鸟好音,这对独栖空房远思夫婿的少妇来说,真是不祥之兆。春天本是蝴蝶飞舞的季节,可现在细雨霏霏,如丝如缕,蝴蝶双翅沾湿扑地不起。蝴蝶象征男女情爱,今为丝雨所误,也委实堪忧。这两句隐含前途暗淡,时局艰危的征象,夫妻相见殊难逆料,女主人心情愈加沉重,愁肠百结而终于不解。
“十二时中,情怀无数。”末二句是说,分分秒秒,怀念之情牵挂在心。
古人计时,划昼夜为十二等分,不言昼夜而表数字,犹言分分秒秒。“情怀”指怀念之情,与首句离愁暗接遥应。结句戛然而止,如弦绝帛裂,作者读者俱为心碎。
附录:鱼游春水·春暮
夏完淳
离愁心上住,卷尽重帘推不去。帘前青草,又送一番愁绪。凤楼人远箫如梦,鸳锦诗成机不语。两地相思,半林烟树。
犹忆那回去路,暗浴双鸥催晚渡。天涯几度书回,又逢春暮。流莺已为啼鹃妒,蝴蝶更禁丝雨误。十二时中,情怀无数。
前一篇:《婆罗门引·春尽夜》赏析
后一篇:《烛影摇红·寓怨》赏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