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天涯随梦》赏析
(2023-04-15 13:36:20)
标签:
明词沈宜修忆王孙梦中作 |
忆王孙(其一)
沈宜修
天涯随梦草青青,柳色遥遮长短亭。枝上黄鹂怨落英。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
此词梦中作,后继九阕
沈宜修的词作以婉约淡雅见长。这首小令《忆王孙》,正是这样的代表。
我们早已熟悉南朝谢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并且知道他这一妙句得之于梦。在这里,我们又看见一个女词人的梦中之作,而且她的梦,也有着春天青青的草色!得之于梦的一切,总带有些许神秘的色彩。也许真是神助,使这首词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天涯随梦草青青,柳色遥遮长短亭。枝上黄鹂怨落英。”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梦魂追随他飞到天涯,却不见他只见芳草青青;凄迷的柳色远远地遮住路边的长亭和短亭;仿佛怨恨花儿落去,枝上的黄鹂在悲鸣。
开头,随即幻化出一片凄清悲怅的时节。以草喻恨,在我国漫长的诗歌史上久已有之。南朝江淹《别赋》句云:“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那离愁别恨,就是以春草起兴的。这样的意象在词中更多。同样,这里的柳,也历来是送别的折赠之物,长亭短亭更是饯别之所,这几个景物叠合在一起,而且亭台还被柳色遮掩着,一路向远方递伸,那离别时的伤感,自然就洋溢流泻出来了。柳枝裹挟着亭儿,渐远渐朦胧,虽朦胧尚可望得见,而那远游的人又在哪里?一句之中化用李白《忆秦娥》、《菩萨蛮》两词“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句意,自然入神。“枝上”的“黄鹂”,尚有“落英”可“怨”,奴家却去怨谁?
那原本悦耳动听的黄鹂叫声,也似乎能从中听出哀怨来了。而落英缤纷,又是一个季节过去了。
“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末二句是说,远处的山脉,横躺在天边地平线上,抬头只见滚滚不尽的飞云在自由自在地行动。
这首小词,写自然景色清新舒展,又淡淡地似怀人非怀人的,带一点儿哀怨伤感。梦,实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补偿。
附录:忆王孙(其一)
沈宜修
天涯随梦草青青,柳色遥折长短亭。枝上黄鹂怨落英。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此词梦中作,后继九阕
注释
天涯随梦草青青:《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长短亭:古时设在路旁供饯别和行人歇足的亭舍。《白孔六帖》:“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枝上黄鹂怨落英:黄鹂,鸟名。落英,落花。
不尽飞云自在行:沈会宗《天仙子》:“流水白云长自在。”自在,自由自在,轻松的样子。
作者简介
沈宜修(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前一篇:《浣溪沙·愁卧寒冰》赏析
后一篇:《踏莎行·粉箨初成》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