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临江仙·曾记锦川川北去》赏析

(2023-04-08 18:42:53)
标签:

明词

孙承宗

浩然正气

临江仙
孙承宗
曾记锦川川北去,摇鞭驱策罴熊。毡城毳幕几元戎?投签牙角,声震六花风。
百二河山曾入梦,玉镡还倚长空。觉来山月海门东。披襟向若,万里快雄风。
在明末改朝易代的动乱之世,孙承宗曾是在第一线督师御敌的一位将相重臣。他沉毅有略,晓畅边事,熹宗即位以后深相倚重,拜兵部尚书。时王在晋经略辽东,不思进取,唯保守山海关,承宗则力主收关外,以图恢复。天启二年(1622)承宗自请督师,在山海关整顿军伍,部署方略,筑宁远(今辽宁兴城)等城,还经常出关巡视,边事日有起色,这首《临江仙》词就写在他经略蓟辽的这段峥嵘岁月中。
词的开篇即写其挥师巡边的壮举。
“曾记锦川川北去,摇鞭驱策罴熊。”开头二句是说,曾记得在锦川以北的广袤土地上率师进军,所率领的部下都是熊罴之士。
“锦川”即辽宁锦州之小凌河,此河绕锦县城流过,曲折如锦,故名。小凌河之北为大凌河,其东北即为明清双方拉锯对峙的广宁(今辽宁北镇)。“罴熊”即形容军旅的威武雄壮。《尚书·牧誓》有云:“如虎如貔,如熊如罴”。
“毡城毳幕几元戎?投签牙角,声震六花风。”上片后三句是说,在军府的帐幕之中,有多少雄赳赳的将士在等待出征?主帅发布军令,号令的声威远播于漫天风雪之中。
这三句则写其开帐设府、发号施令的军威之壮。“元戎”一词多义,在此则指将士。“投签牙角”,写主帅发布军令。
上片寥寥数语描绘出了塞北军旅生涯的壮阔画卷。下片转为抒写豪情壮志。
“百二河山曾入梦,玉镡还倚长空。”下片前二句是说,梦魂萦绕于祖国的山河大地,长剑倚天,所向披靡。
“百二河山”状山河之险胜。《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后遂以“百二”指山川地理的险要。过片即写其魂牵梦绕于祖国的山河大地,接下来以倚天长剑的形象来表达克敌制胜的凌云壮志。
“觉来山月海门东。披襟向若,万里快雄风。”末三句是说,一觉醒来,但见月出于海门之东,于是披襟当风,一抒胸中的浩然之气。
词人的一腔豪气最终融入海天辽阔,长风万里的意境之中,所写正是山海关的典型形象。“若”在这里是指海神,“向若”即面对大海。《庄子·秋水》写到河伯“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望洋向若而叹”。“雄风”语出宋玉《风赋》:“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曾更进一解:“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此处结拍即夺苏词之胎抒写了充溢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

附录:临江仙
孙承宗
曾记锦川川北去,摇鞭驱策罴熊。毡城毳幕几元戎?投签牙角,声震六花风。
百二河山曾入梦,玉镡还倚长空。觉来山月海门东。披襟向若,万里快雄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