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二月八日夜》赏析
(2023-03-26 13:43:31)
标签:
明词吴子孝游春词 |
点绛唇·二月八日夜泛射渎归作
吴子孝
花信风轻,为花日日芳游早。曲溪缭绕,归棹情多少?
月映清波,良夜春寒悄。长空皎,歌声缥缈,醉里愁如扫。
这是一首游春词。作者为明长洲人(今江苏苏州),词序中的“射渎”是今江苏省境内的射阳河。
上片写春昼赏花。
“花信风轻,为花日日芳游早。”开头二句是说,花期风儿轻轻地吹,为烂漫春风所陶醉,终日纵情漫游并乐此不彼。
“花信”即花期,“花信风轻”概括地表现了春季百花争艳,风和日丽的特点,“轻”字逗出了作者春日里轻快的心情。“为花日日芳游早”,“日日”之后又紧接一“早”字,其浓浓的游行为后面的“情多少”作了很好的铺垫。
“曲溪缭绕,归棹情多少?”三四句是说,溪流蜿蜒,山重水复,归来的小舟载着多少情?
这两句让人从中想见词人在春光无限的江南水乡,以舟代步,于多少山重水复中,见多少柳暗花明。最后再以一句反问句收束上片:“归棹情多少?”这里不确定的反问,宕出春游归来时的神醉兴浓,心满意足。这一句在前几句的铺垫下,犹显得笔酣墨饱,风姿摇曳。
下片写春夜赏月。
“月映清波,良夜春寒悄。”下片前二句是说,月光融融,春水涣涣,在这美妙的春夜还略有几分春寒。
换头仍紧扣江南的主要特点“水”来写。
“长空皎,歌声缥缈,醉里愁如扫。”末三句是说,万里长空一片皎洁,不时飘来如仙乐般的袅袅歌声,让人心醉神迷,把烦恼和忧愁一扫而光。
这月光朗照,空明澄澈的春夜,已令人陶醉,用“缥缈”来形容月夜里的歌声,与优美恬静的月光尤为和谐,更使这个美丽的春夜如诗如歌,似真似幻,美妙无比,在这样的意境氛围中,词人的忧愁和烦恼都如风卷残云,一扫而光。“醉里愁如扫”一句豪健爽快,使人如见词人那开朗豪爽的神采。
这首词上片写春昼赏花,下片写春夜赏月,总写词人为春天所陶醉的心情,写得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附录:点绛唇·二月八日夜泛射渎归作
吴子孝
花信风轻,为花日日芳游早。曲溪缭绕,归棹情多少?
月映清波,良夜春寒悄。长空皎,歌声缥缈,醉里愁如扫。
作者简介
吴子孝(1495—1563),苏州府长洲人,字纯叔,号海峰,晚号龙峰,吴一鹏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台州推官,擢广平通判,历官至湖广参政。被谗免官。漫游山水而归。东南倭患严重之际,每为地方官出谋划策。病《宋史》芜杂,欲加删润,稿未就而卒。善书法。文章弘衍浩博,诗尤工。有《玉涵堂稿》。
前一篇:《水调歌头·灵宝县赏牡丹》赏析
后一篇:《踏莎行·答贾竹亭春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