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调歌头·灵宝县赏牡丹》赏析

(2023-03-25 18:24:05)
标签:

明词

杨慎

水调歌头

牡丹

水调歌头·灵宝县赏牡丹
杨慎
春晓微雨后,香径牡丹时。雕阑十二,金刀谁翦两三枝?六曲翠屏深掩,一架银筝缓送,且醉碧霞卮。轻寒香雾重,酒晕上来迟。
席上欢,天涯恨,雨中姿。向人如诉,粉泪半滴垂。九十春光堪惜,万种心情难写,欲将彩笔寄相思。晓看红湿处,千里梦佳期。
杨慎的父亲杨廷和在京为官期间,杨慎曾随父多次往返于京师和四川新都之间。灵宝县,今属河南。这首词当为杨慎途经灵宝时所作。
“春晓微雨后,香径牡丹时。”开头二句是说,春天的早晨细雨过后,在芳香醉人的花径观赏牡丹。
词的开头两句,即直截了当地点明题意及观赏牡丹的时间。首点时间;次明地点。一言空气之清爽宜人,一语环境之优雅清净,二句极力渲染赏花情景的美好,先入为主,创造出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痴迷陶醉的佳境,接着作者以细腻精致的工笔刻画重点描写牡丹。
“雕阑十二,金刀谁翦两三枝?”接着二句是说,在曲折蜿蜒的栏杆旁,是谁用剪刀裁出了两三枝翠叶簇拥红花的牡丹?
“雕阑十二”,指曲曲折折的栏杆。“金刀”,即剪刀。“翦”,同剪。这里化用唐贺知章《咏柳》诗“二月春风似剪刀”的语境,移咏柳为咏牡丹。一个“谁”字,明知春工安排而故意发问,趣味盎然。以下则铺叙园中饮酒赏花的情形。
“六曲翠屏深掩,一架银筝缓送,且醉碧霞卮。”这三句是说,就这样在翠屏掩映的花木深处,朋友们共聚一堂,一面欣赏着美妙动人的银筝乐曲,一面品味着香醇的美酒。
“六曲翠屏”,明里指六重曲折的翠绿屏风,暗指牡丹的绿叶衬红花,使之愈显风采。“卮”,古代的一种饮酒器,“碧霞卮”,既隐有吸尽浓翠入吾杯,又因碧霞一词带有仙气而生出赏花仙境的感觉。
“轻寒香雾重,酒晕上来迟。”这二句是说,春天微寒雾气带香,花下饮酒逸兴遄飞,脸泛红潮。
这两句既写出了饮酒的人,也写了牡丹花的色香,语义双关。
幽深的花木、古雅的音乐、香醇的美酒加上轻松欢快的气氛,勾勒出一幅潇洒脱俗的名士欢聚图。
下片抒发作者虽身处芬芳的牡丹园中饮酒作乐,却时刻不忘故乡亲人的相思之情。
“席上欢,天涯恨,雨中姿。”换头三句是说,酒席上的欢娱,天涯游子的憾恨,雨中牡丹的绰约风情。
这三个短句,一写假意,一写真情,一写物象,三者之间的不谐和,使宴乐游赏的欢愉气氛一扫而空。欢与恨形成强烈的感情反差,令人读之惆怅顿生。
“向人如诉,粉泪半滴垂。”这二句是说,雨中牡丹就像向人在哭诉,花瓣上欲滴的水珠就像相思者的眼泪。
这两句表面上写雨中牡丹,实际上却是以想象之笔写自己对家乡亲人(或家乡亲人对自己)的思念,是一种双重拟人化的表述。
“九十春光堪惜,万种心情难写,欲将彩笔寄相思。”这三句是说,大好春光转瞬即逝,万般相思无从诉说,只能将无尽的相思托付于彩笔素笺。
这三句中,后二句实际上有一个逆挽,即“欲将”句在前而“万种”句在后的语序变换为“难写”在前,“寄相思”在后,这也突出了相思之情非言语所能尽措意。
“晓看红湿处,千里梦佳期。”末二句是说,锦官城成都啊,千里之外阻不断我对巴山蜀水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
卒章二句,作者明确点出思念人之所在,更加充实了词作的容量,丰富了思乡的情韵。“晓看红湿处”一句全用杜甫《春夜喜雨》成句,“红湿处”即指锦官城成都。作者在此巧妙地点出家乡成都,而没有丝毫抄袭杜诗的痕迹,显得自然熨帖,恰如其分。“千里梦佳期”一句显志,抒发作者对巴山蜀水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余音袅袅,情韵悠深。

附录:水调歌头·灵宝县赏牡丹
杨慎
春晓微雨后,香径牡丹时。雕栏十二,金刀谁翦两三枝?六曲翠屏深掩,一架银筝缓送,且醉碧霞卮。轻寒香雾重,酒晕上来迟。
席上欢,天涯恨,雨中姿。向人如诉,粉泪半滴垂。九十春光堪惜,万种心情难写,欲将彩笔寄相思。晓看红湿处,千里梦佳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