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春梦似杨花》赏析
(2023-03-23 18:34:18)
标签:
明词杨慎浪淘沙春梦 |
浪淘沙
杨慎
春梦似杨花,绕遍天涯。黄莺啼过绿窗纱。惊散香云飞不去,篆缕烟斜。
油壁小香车,水渺云賒。青楼珠箔那人家。旧日罗巾今日泪,湿尽铅华。
嘉靖三年(1524),三十七岁的杨慎因悖世宗意愿受廷杖,被谪戍云南永昌卫,居滇三十余年,最终客死他乡。这首词即作于谪戍期间。透过这首凄婉低迷、意象秾丽、语词华美的词作,我们可以窥测作为一代学者的杨慎的内心世界,看到他文人性格的另一方面。
“春梦似杨花,绕遍天涯。”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春天的相思梦就好像那杨花,绕遍了整个天涯。
词的开头,即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缥缈朦胧的梦境般的图画,一股执著中带有凄惨的相思之情奔涌而出。“春梦”春天的梦,引申为相思梦,“杨花”即柳絮。杨慎在此将前人的语境经过重新构思,组合成一幅新的图景,以“似”来写相思成梦、魂牵梦萦的境况与情绪。
“黄莺啼过绿窗纱。”第三句是说,绿窗纱外,黄莺啼破人好梦后又飞投他处。
“黄莺”一句也自前人诗词中脱胎而来。按唐金昌绪《春怨》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此句即取金诗诗意。开头三句表现出对女子相思之苦的深切同情和理解,意境缠绵,情蕴幽深。
“惊散香云飞不去,篆缕烟斜。”上片后二句是说,思妇从梦中惊醒过来,如幻如烟的情景仿佛还在她眼前浮现,如同那飞不去的香云和缭绕四处的缕缕斜烟。
这两句直写思妇所处的环境,展示其深居闺闱、养尊处优而百无聊赖的寂寞生活。“篆缕”,盘香的烟雾。“篆”,盘香的喻称,因其形状如篆字的回环而得名。
下片通过对往日欢乐时光的追忆回味,从被思念者的角度表现二人的深情厚意,抒发男女相思的苦痛情怀。
“油壁小香车,水渺云賒。”过片二句是说,想到过去油壁香车的欢乐时光,已是像水一样渺茫、云一样遥远。
“油壁”之“香车”,古时妇女乘的一种豪华的车子,因车壁用桐油涂饰而得名。
“青楼珠箔那人家。”这句是说,那豪华楼房下垂着珠帘的是我那个心上人的家。
这一句更是将这种两地之间刻骨铭心的思恋写得哀婉伤感。“青楼”,清漆涂饰的豪华楼房。“珠箔”即珠帘。唐李白《陌上赠美人》诗曰:“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此处触景生情,睹物思人,“那人家”三字,饱含着无尽的怀恋、向往和回味。
“旧日罗巾今日泪,湿尽铅华。”结拍二句是说,旧日两情相悦时互赠的罗巾只能用来揩抹今日相思的泪水,即使这样也无法止住满面泪流,只能任其冲刷脸上的粉妆。
结拍两句,采用大胆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勾勒女主人公的思念情怀,楚楚动人,生动逼真。“湿尽”二字凸现出思念之深切、情意之真挚。整首词在主人公泪流满面的酸楚情景中结束,留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和长长的叹息,还有那无尽的伤感和难言的无奈。
附录:浪淘沙
杨慎
春梦似杨花,绕遍天涯。黄莺啼过绿窗纱。惊散香云飞不去,篆绿烟斜。
油壁小香车,水渺云赊。青楼珠箔那人家。旧日罗巾今日泪,湿尽铅华。
前一篇:《转应曲·银烛》赏析
后一篇:《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赏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