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奴娇·秋日怀乡》赏析

(2023-03-18 18:49:19)
标签:

明词

陆深

念奴娇

秋日怀乡

念奴娇·秋日怀乡,用东坡韵
陆深
大江东去,是吾家、一段画奁中物。襟带五湖吞百渎,说甚黄州赤壁。两岸芦汀,一弯柳浪,海涌桥头雪。沧浪声里,渔翁也是豪杰。
明年拟赋归来,轻舟短棹,两腋清风发。春水稳如天上坐,闲看浮沤兴灭。黄歇穿沙,袁崧作垒,到处堪晞发。鲈鱼莼菜,一任江天岁月。
陆深这首词,虽用东坡韵,但反东坡道,是谓“反仿”之作。与坡词对读,自有异趣洋溢。
“大江东去,是吾家、一段画奁中物。”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大江东去,是我的家乡、一段图画中的景物。
陆深注目大江,秋日怀乡,写下这两句深情之句,已是化虚为实。陆深是华亭(今松江)人,故其笔下大江,似有两层含义。一实指长江,二暗指黄浦江,黄浦江自淀山湖流出,穿过今松江区,流入吴淞口与长江汇合,再一同奔向东海。
“襟带五湖吞百渎,说甚黄州赤壁。”接着二句是说,流过五湖汇合了沿途的小河,一点也不比黄州赤壁差劲。
这两句化用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和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之句,有与坡词境界一比高低之意。
“两岸芦汀,一弯柳浪,海涌桥头雪。”这三句是说,两岸是长满芦苇的汀洲,一弯是柳树的波浪,像海浪一样涌起了桥头的浪花。
笔锋一转,写下了如画的景致,顿时化雄阔为秀美,而这段“画奁中物”,也正是令陆深魂牵梦绕的浦江两岸的故乡美景。
“沧浪声里,渔翁也是豪杰。”歇拍二句是说,沧浪声里,江上的渔翁原本也是豪杰。
再看画中之人,东坡以如椽巨笔写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千古佳句;陆深则反其意而用之,以秀美之景衬萧散之人。写下“沧浪声里,渔翁也是豪杰”的出奇制胜之语。这可谓是一片的警策之所在,也是全篇旨趣所在;同时又借富于象征意味的沧浪渔翁的意象,由上片的写景过渡到写意。自《楚辞·渔父》以来,“沧浪渔父”的境界,一直为倦于宦游的古士大夫所神往;陆深也正借以引出其“归去来兮”的主题。
最后,追求相反。东坡词下片塑造了一个雄姿英发的豪杰形象,借以抒发自己有志报国,纵壮怀难酬,仍壮心不已,立志成就大事业的豪情;陆深则羡慕“沧浪渔翁”,而大有功成身退,荣归故里,以闲情逸兴享受人生之意。
“明年拟赋归来,轻舟短棹,两腋清风发。”换头前三句是说,明年准备荣归故里,轻舟短桨,两袖清风。
从这三句可以看出作者游山玩水,安度晚年的心态。
“春水稳如天上坐,闲看浮沤兴灭。”这二句是说,船浮行在春水上就像坐在天上一样,看着尘世间的兴灭。
“春水”句,用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春水船如天上坐”语,易“船”为“稳”。“闲看”句与宋范成大《石湖中秋二十韵感今怀旧而作》“水天双对镜,身世一浮沤”相似,更有看破红尘之意。
“黄歇穿沙,袁崧作垒,到处堪晞发。”这三句是说,黄歇疏通了黄浦江,袁崧筑垒堤岸,江水不再为患,归隐在这里正是再好不过了。
“黄歇”、“袁崧”均是与上海有关的人物。黄歇,战国楚人,相楚,封于吴,号春申君;其所浚之江名黄浦,别名黄歇浦、春申江,即今黄浦江。袁崧,即袁山松,东晋阳夏人,曾任吴国内史,孙恩攻陷吴渎垒(今上海青浦),被杀。“穿沙”、“筑垒”,遂使江水安流,后人遂“到处堪晞发”。“晞发”,晒干头发,语出《楚辞·九歌·少司命》“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后常指高洁脱俗的行为。
“鲈鱼莼菜,一任江天岁月。”结拍是说,家乡的鲈鱼和莼菜,享受那渔翁的岁月。
结拍用晋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家乡莼羹鲈鲙弃官而去事,借以寄托词人对宦游的厌倦、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作者简介:
陆深(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谨诛,复职。累管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