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昭君怨·远路微风斜照》赏析

(2023-03-12 18:38:09)
标签:

明词

昭君怨

题画

昭君怨
马洪
远路危峰斜照,瘦马尘衣风帽。此去向萧关?向长安?
便坐紫薇花底,只是黄粱梦里。三径易生苔,早归来。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徐伯龄《蟫精隽》载:“予内弟马浩澜,名洪,号鹤窗,杭之仁和人。善诗词,极工巧。尝题予姻家东溟许先生程远弟应和松竹双清扇景词······,盖多丽调也。······又题东溟小景《昭君怨》······,言有尽而意无穷,方是作者之词。”可知这是一首题画之作,其词旨则是告诫他人,功名路远,转瞬成幻,莫如抛却利禄,早归家园。
“远路危峰斜照,瘦马尘衣风帽。”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功名之路,漫漫长途;高峰在眼,艰险难越;日暮天暝,斜阳残照;奔波之人,瘦马依依,溅泥扬沙,尘满青衫;迎风掩面,破帽欹斜。
六个典型的意象,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同时又似无若有地化用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意境,把天涯游子“古道西风瘦马”的断肠之情,融入其中。
“此去向萧关?向长安?”三四句是说,此去是向北上?向京城?
接着,连用两个“向”字,把山一程,水一程,险山恶水无尽头的情形,传达得淋漓尽致。“萧关”典出《汉书·武帝纪》:“(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幸河东。”即汉武帝刘彻于元封四年(107)曾北出萧关。后世诗人常借“萧关北上”以咏帝王出行;这里则暗取“北上”之意。明代都城南京,故“长安”也当代指帝王阙、功名路之意。
如果说上片写道途之艰,那么下片则转写功名之幻。
“便坐紫薇花底,只是黄粱梦里。”下片前二句是说,一旦功成名就,也只是梦幻一场。
萧条书剑困尘埃,十年多少悲辛。唐代开元间有“紫微侍郎”,即中书侍郎,为正二品官。长庆元年,身为尚书主客郎中的白居易作《紫薇花》一绝:“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宝历元年,白居易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又作《紫薇花》诗,有“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之句。这两句正巧妙地化用白居易的诗意。
“三径易生苔,早归来。”末二句是说,家园的小径容易生青苔,还是及时早归为好。
“三径”似指一般意义上的家园。结句表达了词人要人醒悟,莫恋虚空的功名,早归易荒的家园之意。
全篇以“远路”起笔,以“归来”作结,前后呼应,自然圆成。

附录:昭君怨
马洪
远路危峰斜照,瘦马尘衣风帽。此去向萧关?向长安?
便坐紫薇花底,只是黄粱梦里。三径易生苔,早归来。
作者简介
浙江仁和人,字浩澜。布衣。工诗,尤工词调。有《花影集》,自谓四十余年,仅得百篇。又有《和曹尧宾游仙诗》百首,一时盛传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