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题画》赏析
(2023-03-11 18:29:59)
标签:
明词李东阳雨中花题画 |
雨中花·题画
李东阳
正爱月来云破,那更柳眠花卧。帘幕风微,秋千人静,酒尽春无那。
迢递高楼孤寂坐,缥缈笛声飞堕,恨曲短宵长,院深墙迥,凭仗风吹过。
李东阳开创茶陵诗派,为当时文坛领袖。亦作词,多为题赠、咏史之作,词风雍容平正,闲适典雅,这首《雨中花》题画之词就写得十分蕴藉清丽。这首词虽写的是画中景物,却也道出心曲。
“正爱月来云破,那更柳眠花卧。”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天上是月儿穿云,地上是花影扶疏,还有柳条轻拂,含烟似眠,花儿似卧。
那是静寂的春夜,在高墙之内的大院里,有着属于自己的时空,花儿自开自落,连东风穿过高墙都温柔起来。庭院深深到底深几许?里面可以看见些什么?在那“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的所在里,天上正是张先《天仙子》词里“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景象。那是一幅优美宁静的图画,可里面还有些骚动不安的感觉,更何况张先的词是一首临老伤春之作,这里第一句就用了张先词句,隐隐为词定下了一丝怅惘的情调。“柳眠”用《三辅故事》典故:汉苑中柳状如人影,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花柳都似有着人的形态和感情,柳含烟似眠,花蒙蒙如卧,似一片令人生出慵倦之感的氛围,也可以看出词人这一双眼睛的观察入微。
“帘幕风微,秋千人静,酒尽春无那。”接着三句是说,微风吹动了低垂的帘幕,无人光顾秋千架,酒微醉后更觉得春无奈。
春悄悄,夜迢迢,人都安睡了,连同花与柳,无眠的只有词人一人。一两盏淡酒饮完,酒微醉后帘幕重重低垂,更觉得春光无奈,因为春光纵好,只是一瞬而已。“无那”,就是无奈。
“迢递高楼孤寂坐,缥缈笛声飞堕。”下片前二句是说,高楼上一人独自枯坐,忽然听得悠悠的笛声远远传来。
寂寞春宵更长,夜长人无寐,无奈独上楼头,“迢递”指高峻的样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有“迢递高城百尺楼”句。
“恨曲短宵长,院深墙迥,凭仗风吹过。”后三句是说,可惜曲子太短春晓太长了,也恨庭院太深墙太高,靠着风的吹过,听来只是隐约可闻。
忽然听得悠悠的笛声传来,飞越高墙,牵动情思,令人生出无限的向往。
这首词写的实是流连光景、吟咏性情后的一种内心的不平静,秋千院落、垂杨庭院、微风帘幕,是闲适恬淡之境,但其中也未尝不能品出寂寞凄清,一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于是闲愁暗生,心中空洞失落,忽听见墙外笛声随风而至,就触动了心里最隐秘的地方。
附录:雨中花·题画
李东阳
正爱月来云破,那更柳眠花卧。帘幕风微,秋千人静,酒尽春无那。
迢递高楼孤寂坐,缥缈笛声飞堕。恨曲短宵长,院深墙迥,凭仗风吹过。
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前一篇:游云龙湖景区
后一篇:《昭君怨·远路微风斜照》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