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春思》赏析
(2023-02-13 18:54:56)
标签:
明词董纪点绛唇春思 |
点绛唇·春思
董纪
睡起鸳帏,绿纱窗外莺声晓。海棠开了,帘幕春寒峭。
谁在秋千?却是风来袅。情怀不好,斗甚闲花草。
这是一首初春怀人词。虽是初春怀人,这首词却无一般诗词的缠绵幽怨,而是用一种散行的笔法,将怀人情绪委婉曲折地传达出来。
“睡起鸳帏,绿纱窗外莺声晓。”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刚从鸳鸯帐中睡醒起来,一早绿纱窗外就莺声不断。
词的开头两句是全词的关键所在。首先,他透露出了主人公所处的情境。“鸳帏”即鸳鸯帐,是主人公曾与情人共度良宵之处,结合下片“情怀不好”一句,不难猜测出主人公此时乃一夜孤栖,心绪寂寥。偏偏晨莺不谙离恨苦,早早起来便莺歌不断,传来阵阵春天的气息,如此春景,伊人不在,空叫大好春光流逝。因此,这两句虽不直言伤春,而伤春情绪却隐然露出。其次,次句中的“绿纱窗”,指女子的居室,这三字也透露出了主人公女性的身份。
“海棠开了,帘幕春寒峭。”上片后二句是说,海棠花开了,站在帘幕后的我感到春寒料峭。
“海棠开了”一句,如常人说话,平平道来。海棠花开,与黄莺鸣叫,共同构成一幅虽还寒冷却颇为热闹的早春图景,然而这幅春景不但不能使主人公感到心情舒畅,反而使她倍感孤独寂寞。春寒料峭,不是无生命的帘幕所能感受到的,而是帘幕后的人所体会到的。此时此刻,窗外的“莺声晓”、“海棠开”皆未能吸引住主人公的注意力,而隔帘轻透的春寒料峭却能使她感受如此深刻,足见她内心的孤寂落寞。
尽管大自然的热闹与己无关,但女主人公还是轻移莲步来到户外,词的下片即写了她到户外的所见所思。
“谁在秋千?却是风来袅。”下片前二句是说,谁在秋千上呢?原来是风在摇荡。
这两句是主人公之所见。这一问一答,一起一折,使得词情显得极为摇曳多姿。
“情怀不好,斗甚闲花草。”末二句是说,情绪不好,哪有闲情去斗什么花草?
作者避开对主人公失落哀怨心情的具体细致描写,以一句“情怀不好”淡淡出之,使本来有些沉重的词情略显轻松起来。这句与上片“海棠开了”一样,都是用一种散行的笔法,似随口说出,使本该哀怨缠绵的怀人情绪获得几分解脱,给人以一种潇洒风趣之感。结句“斗甚闲花草”,又一句漫笔,使主人公对情人的嗔怪跃然纸上。
附录:点绛唇·春思
董纪
睡起鸳帏,绿纱窗外莺声晓。海棠开了,帘幕春寒峭。
谁在秋千?却是风来袅。情怀不好,斗甚闲花草。
作者简介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著有《书史会要、大观录》。
前一篇:《沁园春·雁》赏析
后一篇:《念奴娇·凤凰山下》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