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重山·端午》赏析

(2023-01-25 18:33:28)
标签:

明词

舒頔

小重山

端午

小重山·端午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女共,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这是一首借吟咏节庆风俗而抒怀古思人之情的词作。作者以描写五月端午节的民俗风情为内容,抒发了对爱国志士屈原的怀念凭吊之情。
“碧艾香蒲处处忙。”词的开头是说,到处都是碧绿的艾草和散发着芳香的菖蒲。
词一开头,即以浓郁的节日气象点题,渲染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活的社会风俗画面。“碧艾”、“香蒲”,指艾草和香菖蒲。古代习俗,每年在五月五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要采摘艾草和香菖蒲,用艾草扎成草人,或用菖蒲叶,悬挂在门上,有的还用艾草、菖蒲泡酒,表示祛毒辟邪的意思。此句“忙”前着“处处”一词,节日的热闹气氛顿时呈现眼前,空气中也似乎弥漫着艾草、香蒲那特殊的浓烈气味。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这三句是说,谁家的男孩和女孩们在庆祝端午节?臂缠着五色细丝喜气洋洋。
貌似不经意地随手拈出,但却极巧妙地既点出端阳佳节,又将笔触从宽广的面上转移到特定的点上。“细缠”句,则重点描述出“儿共女”们在节日里的装饰与喜悦。应劭《风俗通义》云:“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或续命缕、辟兵缯、五色缕、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通过孩子们臂缠五色丝线后喜气洋洋的情态刻画,进一步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这二句是说,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笔锋陡转,“空惆怅”三字,使整个画面顿失亮色,随后又用一个问句引出端阳节这个古老节日的文化意蕴。“沅湘”,原指湖南境内的沅江和湘江,这里借指楚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在端午投汨罗江而死,后来在端午节举行的包粽子、赛龙舟等民俗活动都与这位爱国志士有关。作者在喜气洋溢的节日里,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这位忠君爱国的诗人,使作品内涵深化,并将历史与现实融合起来,开拓出宽阔的文化意义。
下片一以贯之,着重抒发作者对屈原的崇敬仰慕和悼念吊怀之情,历史的苍凉气息,扑面而来。
“往事莫论量。”过片一句是说,往事不要去思量。
过片一句沉重悲愤、不堪回首的慨叹,又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这三句是说,屈原能够传承千年的是他的忠义之气,可堪比太阳和星星的光辉。读了离骚以后总是感到哀伤。
“千年忠义气”两语则以坚定凝重的口吻,极表作者对屈原崇高形象与伟大人格的赞誉与颂扬。这既是对屈原精神的精辟概括, 而且更寄寓着作者对屈原一生报国无门、最终自沉明志的悲惨结局的深深同情和哀悼。至此,作者无法抑制的悲愤涌诸笔端,这发自肺腑的感叹,透露出作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热爱和深思 。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末二句是说,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屈原,我只有坐在那随日光射角变化不断倾斜的树荫底,独自感伤嗟叹而已。
但是,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又有几个人能想到这位千秋忠义之士而去祭拜呢?这种英雄生前凄凉而身后寂寞的状况,更令作者惆怅不尽。无奈之下,只有自我宽慰,以旷达之态处之。怀古情热,恐怕也唯有一点显示蓬勃生机的绿荫之下的凉意,能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首词运用历史与现实相互交错的表现手法,通过对端午节民俗活动的描绘,表达了对屈原的深沉怀念。

附录:小重山·端午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释
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自沉汨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
碧艾:绿色的艾草。香蒲(pú):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蒲草。生长在水边或池沼内。叶狭长,夏季开花,雌雄花穗紧密排列在同一穗轴上,形如蜡烛,有绒毛,可做枕头心;叶片可编织席子、蒲包、扇子。花粉称蒲黄,用为止血药。旧时端午节有在门口挂菖蒲、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的习俗。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龙舟飞竞。”
端阳:端阳节,端午节的别称。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一·礼节》:“五月初一至初五日名女儿节,初三日扇市,初五日端阳节,十三日龙节。”
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系臂,相传这五彩丝线代表着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可以抵御邪祟灾瘟,人们称之为“长命线”。一说这五彩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吊:凭吊,悼念。沅(yuán)湘:二水名,沅水和湘水的并称。沅水发源于贵州,湘水发源于广西,都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战国楚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为屈原自沉之处。《楚辞·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这里指代屈原。
往事:过去的事情。《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此指屈原投江自尽之事。论量(liáng):评论,计较。唐吴兢《贞观政要·论任贤》:“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晋陶渊明《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忠义:忠贞义烈。《后汉书·桓典传》:“ 献帝即位,三公奏典前与何进 谋诛阉官,功虽不遂,忠义炳著。”此指屈原的忠贞义气。
日星光:屈原《九章·涉江》:“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这句是说屈原的忠义气节永不泯灭,就像太阳和星星的光辉一样。
离骚:指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此诗抒发了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解:懂得,明白。无人解:此句写出作者感叹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心情。
午阴:中午的阴凉处。常指树荫下。宋苏舜钦《寄题赵叔平嘉树亭》诗:“午阴闲淡茶烟外,晓韵萧疏睡雨中。”

作者简介

舒頔(1304-1377),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