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字令·芜城晚望》赏析

(2023-01-03 18:21:05)
标签:

元词

张翥

百字令

芜城晚望

百字令·芜城晚望
张翥
碧天向晚,远云开、疑是江南山色。渺渺孤鸿残照外,独上高城望极。鸡散台空,萤沉苑废,龙去沟无迹。英雄安在?千秋恨血凝碧。
我欲携酒重来,佛狸祠下,字暗苍苔石。社鼓神鸦浑不见,一片青青荠麦。夜月琼枝,春风水调,肯慰淹留客?翩然归去,天风扶下双舄。
广陵(故地在今江苏扬州江都)自西汉以来,就是东南地区的一个大都会。这座历史名城屡经兴废,历尽沧桑。南朝宋武帝大明三年(459)为镇压据城反叛的竟陵王刘诞,下令屠城,使多次承受了吧兵燹之劫的广陵再遭重创。诗人鲍照当时在亲眼目睹了全城一片残破的景象之后,写下了一篇令人触目惊心的《芜城赋》,广陵就这样有了“芜城”的别名。从鲍照作《芜城赋》到作者写此词,历史又过了数百年之久。期间朝代更替,社稷陵谷,不知又上演了多少出盛衰兴亡的人间悲剧。作者正是怀着这种无比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首格调苍凉的怀古之作。
词既以“晚望”为题,其入手便将望中之景一 一推出。
“碧天向晚,远云开、疑是江南山色。”开头二句是说,远天云色在傍晚时变化开合,起伏连绵,望去就像是江南一带的峰峦叠嶂。
“渺渺孤鸿残照外,独上高城望极。”这二句是说,独上高楼纵目远眺,一只孤雁在残阳的余映外隐隐约约地飞过。
在苍茫的大背景下,一只孤雁与独上高楼纵目远眺的作者在意象上相互映衬,彼此依托,形成了一个点示性极强的画面。
“鸡散台空,萤沉苑废,龙去沟无迹。”这三句是说,广陵城中的斗鸡台已经鸡散台空,放萤院已经萤沉苑废,随着帝王已化为朽骨,御沟也已经荡然无存。
接着作者把视野收回城中,所见的只是一片“台空”、“苑废”、“沟无迹”的衰飒景象,而“鸡散”、“萤沉”和“龙去”又分明带有昔日的繁华就此早已消歇的无限枨触。广陵城在经历了南北朝的长期衰败以后,到了隋朝曾因帝王的垂青而重现繁荣。斗鸡台、放萤院和御沟水,都是那个时期城市兴盛和被为“温柔乡”、“销金窝”的标志,这些如今都已荡然无存,空空如也,怎么能不令人即景伤怀,感慨万千?
“英雄安在?千秋恨血凝碧。”上片末二句是说,建功立业的英雄又在哪里?只有血化成碧的传说凝聚着千古之恨。
词的这一段抒写,大有俯仰苍茫、眼空无物、感激而悲的意态,不禁使人因此想起鲍照曾在《芜城赋》中发出的“千令兮万代,共尽兮何言”的浩叹。
下片补出“晚望”的来由及结果,意脉紧接上片的怀古余绪。
“我欲携酒重来,佛狸祠下,字暗苍苔石。”换头三句是说,当我带着酒重新来到这里,佛狸祠下长满苍苔的碑石,文字题刻已经汗漫难辨。
“社鼓神鸦浑不见,一片青青荠麦。”这二句是说,当年为人称道的“社鼓神鸦”都已浑然不见,只剩下一片青青的荠麦。
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佛狸祠原是他建在芜城附近瓜步山的行宫,后来成为乡人祭祀他的祠庙。与上片怀古直出隋炀帝故事不同,作者在这里又巧妙自然地化用宋代辛弃疾《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和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词意,借“佛狸祠”的荒寂,来喻指金主完颜亮的率部南侵,寄寓广陵屡遭战祸后留下的黍离之悲,其形象和立意要比上片所言“台空”、“苑废”、“沟无迹”来得更具体。
“夜月琼枝,春风水调,肯慰淹留客?”这三句是说,广陵的的夜月和琼花如此可爱,春风的歌词与曲调如此优美,也不能使去意已决的我动心。
有了这样沉重的历史负荷和如此荒寂的现状,广陵即使再有为人称道的地方,又怎能挽留来往的过客呢。这三句,先极赞风景可人,如“夜月”取意于唐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琼枝”则指扬州名产琼花,娇艳可爱;“春风”取意于唐人杜牧《赠别》名句“春风十里扬州路”;“水调”则为隋炀帝开汴河时所制曲名。这些无疑是广陵足以留人处,然而“肯慰”句对此一笔抹倒,意谓尽管如此,也不足以令其动心。由于前文的铺述以及,其梁园虽好不足以久恋之因已经显而易见。句中所用“淹留客”,正与《元史》所言作者“薄游维扬,居久之”相合。但是到了作者写这首词时,作者已经不堪忍受芜城的过去和现在对于他的强烈刺激,其去意已决。
“翩然归去,天风扶下双舄。”末二句是说,我将翩然离开,只留下了一双鞋。
结拍两句以双舄(典出《后汉书·王乔传》,多喻指县令)自状,表示要“翩然归去”。其心境恰与汉末王粲《登楼赋》所谓“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相似。

附录:百字令·芜城晚望
张翥
碧天向晚,远云开、疑是江南山色。渺渺孤鸿残照外,独上高城望极。鸡散台空,萤沉苑废,龙去沟无迹。英雄安在?千秋恨血凝碧。
我欲携酒重来,佛狸祠下,字暗苍苔石。社鼓神鸦浑不见,一片青青荠麦。夜月琼枝,春风水调,肯慰淹留客?翩然归去,天风扶下双舄。
注释
芜城,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城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境。南朝时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兵败而死,以致城邑荒废。因鲍照《芜城赋》得名芜城, 几经兴废。张翥(1287~1368) ,作此词时正当元代高压统治时期。
佛狸,北魏武帝拓跋焘小名,此处同辛弃疾《永遇乐》词,喻指金主完颜亮,其于宋绍兴三十一年率部渡江南犯事。双舄(xì):《汉书·王乔传》载,王乔治县颇具政声,当其诣京朝觐时,帝异其数来而无车骑。侦知其临至时,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伺其飞来,张罗捕之仅有一双舄(一双鞋子),后代因以“凫舄”“双舄”代指县令,此处为作者自指。
双舄:《后汉书·王乔传》:“王乔者,河东人也。显宗世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于是候凫至,举罗张之,但得一只舄。”此处称“双舄”,盖合“双凫”、“只舄”言之。舄,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