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暮行》赏析
(2022-12-30 18:26:34)
标签:
元词李齐贤太常引暮行 |
太常引·暮行
李齐贤
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坰。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苔扉半扃。
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今夜候明星,又何处、长亭短亭?
“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坰。”开头二句是说,出现在行人视野中的只有远处青翠的山林,这是暮鸦归栖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暮色渐渐笼罩了树林,远山也渐渐看不清了。
首句开门见山,紧扣题目写暮行所见。乌鸦在古典诗词中是常被用来表现黄昏特征的一种意象,有“昏鸦”、“暮鸦”之称。“栖鸦”都已经归巢了,行人却还在路上。这里以鸦衬人,写出了旅途的孤独和寂寞,却没有看到人投宿的地方,读者不难体会行人急于找到宿处的迫切心理。
“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苔扉半扃。”三四句是说,远处的灯火比萤火虫发出的光还要微小,走近一看,只看到半关上的门窗,上面长满了青苔。
正在此时,突然看见了远处的灯火,尽管“小于萤”,也会使行人得到莫大的安慰,甚至感到了一丝温暖。然而,当他兴冲冲的赶到要住宿的地方,却是荒凉破败之极,看到这种景象,行人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这几句词不仅逼真地写出了“暮行”的过程,更是暗示着行人由充满希望到深感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达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的效果。
虽然住宿条令行人深感失望,但也不得不将就着住下,下片遂写住宿的情景。
“照鞍凉月,满衣白露,系马睡寒厅。”这三句是说,凉月照在马鞍上,身披上满衣白露,系好马睡在寒冷的客厅上。
宿处是如此的简陋!“鞍”、“马”意象预示着一天旅途的劳顿,现在本应好好休息,但是如何能够入眠?
“今夜候明星,又何处、长亭短亭?”只好整夜都在等待启明星升起,想象着第二天又要踏上漫漫征尘。
“明星”,指启明星,只好整夜都在等待天亮重新上路,语中饱含无限凄凉酸楚,不知明天旅途的情景是否会比今日好一些。
这首词作者以白描手法,将旅途中所见的黄昏景象,投宿时的荒凉处境写得如在眼前。而且没这首词不但景色描绘得逼真,行人旅途的艰辛,心理的变化也同时得到很好的表现。
附录:太常引·暮行
李齐贤
栖鸦去尽远山青,看暝色、入林坰。灯火小于萤,人不见、苔扉半扃。
照鞍梁月,满意白露,系马睡寒厅。今夜候明星,又何处、长亭短亭?
前一篇:《菩萨蛮·舟次青神》赏析
后一篇:《水调歌头·过大散关》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