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调歌头·胭脂井》赏析

(2022-12-28 18:23:57)
标签:

元词

许有壬

水调歌头

胭脂井

水调歌头·胭脂井次汤碧山教授韵
许有壬
他山一卷石,何意效时妆。天生偶然斑驳,兰麝不能香。甃作陈家官井,浇出后庭玉树,直使国俱亡。故邑久眢废,陈迹草茫茫。
叹人间,才璇室,又阿房。丽华鬒发如鉴,曾此笑相将。一旦江山瓶坠,犹欲夫妻同穴,甚矣色成荒。五色补天缺,万世仰娲皇。
这是一首金陵怀古词。
金陵是六朝古都,历史上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等朝代都在此建都,“钟阜龙蟠,石城虎踞”,有“帝王洲”之称。六朝兴废人事代谢,留下了不少历史遗迹以及与此相关的怀古诗词。就词而言,宋代已有孙浩然《离亭燕》、王安石《桂枝香》、周邦彦《西河》等作脍炙人口,元代也有不少同题之咏踵武于后,比许有壬稍前有白朴的《夺锦标》、《沁园春》,稍后的有萨都剌的《满江红》、《念奴娇》。与众多金陵怀古词相比,许有壬的这首词不是泛咏六朝旧事,而是着眼于陈朝遗迹“胭脂井”,以此切入抒发兴亡之感。
“胭脂井”在今南京市鸡鸣山边的台城内,因井在景阳宫,又称“景阳井”。《金陵志》云:“景阳井在台城内,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投其中以避隋兵,旧传栏有石脉,以帛拭之,作胭脂痕,名胭脂井。”隋文帝开皇九年(589),隋兵攻入金陵朱雀门,直扑台城,陈后主无路可逃,投井避难,“军人窥井而呼之,后主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之,惊其太重,及出, 乃与张贵妃、孔贵人三人同乘而上”(《南史》)。“胭脂井”遂成为陈朝覆灭的标志,故又称“辱井”。汤碧山,字师言,号碧山,湖南浏阳人,为作者词友。此词即为和其《水调歌头》而作。
“他山一卷石,何意效时妆。天生偶然斑驳,兰麝不能香。”开头四句是说,胭脂石乃是他山的一块小石头,它无意于人间繁华,它本是天成,“时妆”、“兰麝”非起所慕所效。
上片开头四句从胭脂石落笔直接破题。这里作者代石立言,意在指出胭脂石本与“宫井”无涉,更与国家兴亡毫无瓜葛。
“甃作陈家宫井, 浇出后庭玉树,直使国俱亡。”这三句是说,它被用作陈朝的宫井,浇出了后庭玉树,直接导致了亡国。
这块他山之石虽不起眼,可一旦误入红尘却非同小可,其危害之大简直成了亡国的罪魁祸首。“后庭玉树”指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曲。据《陈书·后主张贵妃传》记载:“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歌之,
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也。”其肆流传于今的有“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等句,可以断定为靡靡之音。由此可见,陈后主耽于享乐,沉湎声色,才是亡国所由,《玉树后庭花》遂被后世视为亡国之音。但是这首词的作者并未直接之处陈后主荒淫误国,而是言胭脂井“浇出后庭玉树,直使国俱亡”,看似由于天灾,实则乃为人祸,婉而多讽,谐而成谑,更具有一种反讽的力量。
“故邑久眢废,陈迹草茫茫。”上片结句是说,昔日的繁华已成为历史陈迹,宫井荒废,野草茫茫。
上片结句由历史而及现实。当作者登临台城,眼前只剩下一番衰飒的景象。作者写眼前景流露出强烈的今昔之感,寄慨遥深。
“叹人间,才璇室,又阿房。”换头三句是说,我叹息那人间,才完成了璇宫,又开始建造了阿房宫。
换头承上,抒发感慨,这三句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封建统治者不恤民命、穷奢极欲而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三国志·魏书·杨阜传》中杨阜谏魏明帝曰:“桀作璇宫、象廊,纣为倾宫、鹿台,以丧其社稷,楚灵王筑章华台而深受其祸,秦始皇作阿房而殃及其子,天下叛之,二世而灭。夫不度万民之力,而从耳目之欲,未有不亡者也。”纵观历史上的亡国之君莫不如此,这是一条无情的历史规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明得失,但历代荒淫的君主鲜有能从中吸取历史教训者,他们重蹈覆辙,相继灭亡,陈后主也不例外,徒留下新的悲剧让人兴叹。
“丽华鬒发如鉴,曾此笑相将。”这二句是说,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头发稠密而黑,光鉴照人,他们曾经在这里追欢逐笑。
据《南史·后主张贵妃传》记载,后主于“至德二年乃于光昭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丈,并数十间,其窗牖壁带悬楣栏槛之类,并以沉檀香木为之,又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外饰珠帘,内有宝床、宝帐,其服玩之属,瑰奇珍丽,近古所未有······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丽华)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并复道交相往来。”这种极尽奢华的生活方式和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必然使后主荒于朝政,惑于女色,这两句即是对陈后主这方面生活的典型化的展示。
“一旦江山瓶坠,犹欲夫妻同穴,甚矣色成荒。”这三句是说,一旦江山像瓶一样突然坠倒,还想要夫妻同穴死在一起,这不是荒唐可笑吗?
“一旦”言其具有突发性,但“江山瓶坠”正是“此笑相将”在量的累积上引起质的变化的必然结果。“夫妻同穴”指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为避隋兵投井事,回应词题“胭脂井”。“犹欲”二字不可轻易放过,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是非评价和深沉的喟叹,“江山”业已“瓶坠”,还不愿放弃美人春梦,其迷恋女色荒淫无度,真是到了至死不悟荒唐可笑的地步,焉有不亡之理?可悲可叹!
“五色补天缺,万世仰娲皇。”结拍二句是说,想到女娲用五色石来补天,心中更是对女娲充满了崇拜。
结拍一笔宕开,作者由胭脂石联想到女娲补天的五色石,正面立论,既呼应前文,醒明题旨,又两相对比,转出新意。同为彩石,一作井栏,一补苍天,其结果有天壤之别。这就清楚地说明了石无功过,功过在人,前所言石之过实皆为人之过。

附录:水调歌头·胭脂井次汤碧山教授韵
许有壬
他山一卷石,何意效时妆。天生偶然斑驳,兰麝不能香。甃作陈家宫井,浇出后庭玉树,直使国俱亡。故邑久眢废,陈迹草茫茫。
叹人间,才璇室,又阿房。丽华鬒发如鉴,曾此笑相将。一旦江山瓶垂,犹欲夫妻同穴,甚矣色成荒。五色补天缺,万世仰娲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