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州驿》赏析

(2022-09-24 18:36:13)
标签:

宋诗

文天祥

真州驿

真州驿
文天祥
山川如识我,故旧更无人。
俯仰干戈迹,往来车马尘。
英雄遗算晚,天地暗愁新。
北首燕山路,凄凉夜向晨。
真州,治所在今江苏仪征。文天祥被俘北上途中,于祥兴二年(1279)八月二十七日在这里驿馆暂住。三年前,即南宋德祐二年(1276)正月,文天祥曾随吴坚等“祈请使”离开临安,准备到元大都会见忽必烈。不料一入北营即遭扣押。二十八日他们被送到镇江。次日夜,在即将离开镇江时,文天祥等人设计逃脱,走入真州城内。在这里,文天祥原想与守将苗再成计议反攻,他以为自己已探知北军虚实,只要上下齐心,则“中兴机会,庶几在此。”谁想他被误认为是元人奸细,险些遭到杀害。不久,文天祥被逐出城外。他“不得已,变姓名, 诡踪迹,草行夜露,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指南录后序》)。如今他作为俘虏被监押着经过这块地方,难免要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而感慨万千了。
前半篇写所见。
“山川如识我,故旧更无人。”这首五律首联是说,山川好像认识我,却不再有故旧亲人。第一句写地,一开始便揭示了作者同真州的特殊关系。诗句把“我识山川”巧妙地说成“山川识我”。并在中间嵌进了一个“如”字,表达了恍惚之情,引出第二句。第二句写人。文天祥曾任南宋丞相,同真州之间又有一段特殊关系,因而这里自然有不少故旧。可是眼下社稷倾覆,江山易主,又到哪里去找哪些故旧呢?“更无人”三字一方面表达对旧友的怀念与伤悼,另一方面还抒写了作者难言的隐痛。
“俯仰干戈迹,往来车马尘。”颔联是说,俯仰所见都是干戈遗迹,来往车马带动滚滚飞尘。
颔联写干戈遍地,尘土眯目,描绘了一幅山河蒙尘的景象。这一联用铺陈法,字面上虽然不带情绪,可是骨子里充满了对元军的恨恨不已之情。
后半篇抒情怀。
“英雄遗算晚,天地暗愁新。”颈联是说,英雄失策,悔恨已晚,天地间暗愁如新。
“遗算”,等于说失策,这里是指当年真州守将未能采用作者的谋略,但似乎还有对亡国原因的议论。文天祥始终认为南宋之所以灭亡,责任全在贾似道;而朝廷若早能用自己作丞相,元军就到不了南方。第六句写遗算的结果——唯留暗愁。句中先说“天地”皆愁,可见愁思之广;次言“暗”愁,可见愁思深沉;末言“愁”新,,可见愁思浓烈——五字之中,说尽了愁绪的各个方面。
“北首燕山路,凄凉夜向晨。”尾联是说,我登上北去的路,从夜晚到早晨,一直在凄凉伤心。
末二句回到“道经真州驿”的主题。“北首燕山路”似乎只涉及跋涉去向,不过从一抵真州就已经黯然神伤来推测,“燕山路”三字后头,就必然潜藏着入燕都后更大的悲愁。结句是全篇唯一直抒胸臆之句,也是写足白天情事之后唯一写夜晚的句子,用这样的诗句结尾,能使全诗的抒情味更浓,白天的感受也因此变得更强烈。

附录:真州驿
文天祥
山川如识我,故旧更无人。
俯仰干戈迹,往来车马尘。
英雄遗算晚,天地暗愁新。
北首燕山路,凄凉夜向晨。
山川如识我,故旧更无人。
俯仰干戈迹,往来车马尘。
英雄遗算晚,天地暗愁新。
北首燕山路,凄凉夜向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建康》赏析
后一篇:《除夜》赏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