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坐》赏析

(2022-09-12 18:46:05)
标签:

宋诗

文天祥

夜坐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文天祥在德祐元年(1275)起兵勤王以前,过着一种被迫罢官,退归文山的闲适生活,烟雨寒江非但没能销蚀他报效国家的决心,反而更加坚定挽狂澜于既倒的信念。这首诗正是文天祥抒发雄心壮志的力作。
前四句描写秋天景色,以一种疏淡自然的笔触,巧妙地捕捉住大自然怀抱中最动人的镜头。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这首五律首联是说,淡烟笼罩着枫叶的路面,细雨飘打着蓼花。
首联写近景。“淡烟”、“细雨”用得很有分寸,预示着秋夜愈来愈近,景色也渐渐迷蒙起来,只有染红的枫叶和开着红花的蓼蓝还是那样地引人注目。短短十字把具有浓淡之别的秋叶景色描绘得如此真切,既见巧思,又深得自然之妙。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颔联是说,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真是可画可诗。
颔联写远景。作者以一种由远及近,又由静及动的艺术手法进一步表现秋夜的沉寂。半江秋水,宿雁成群,这是静景的勾勒;秋气清寒,蟋蟀声四壁,这是动景的描写。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相映成趣。诗人当此之际,不禁慷慨悲歌,一抒胸中积愫,引发出下面四句。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颈联是说,昔日少年的我已经老大不小了,而把我的理想付诸实施却遥遥无期。
颈联触景生情。诗人笔锋一转,对自己即将进入不惑之年,反躬自问。“少年成老大”是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乃伤悲”(《文选·《长歌行》)的古辞。文天祥二十一岁时,状元及第,二十四岁入京为官,但因秉性刚正不阿,直言上疏,常常得罪权贵,罢官而去。这对一个要求根除弊端、整治朝纲,力图保住半壁江山的有为之士,无疑是莫大的打击,故而有“少年老大”的慨叹。儒家历来以“行道”为己任,而要行道,就必然出仕,如今独自一人,枯坐空山又如何能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施呢?“逶迤”,此处形容遥遥无期。但诗人志在报国,岂能就此甘休呢?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尾联是说。我闻鸡起舞,立志报国,神往着匡扶大业。
末联意思直转,诗情徒然振起。“闻鸡”是用刘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坐欲驰”,这里谓诗人心绪不宁,神往着匡扶大业。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着意抒发诗人秋夜独坐时的内心活动,一扫沉郁悲凉,转为仰天浩歌,率直地表示“丈夫壮气须冲斗”的雄心和报效国家建立不朽勋业的抱负。可谓健笔纵横。气宇轩昂,真实地表现出诗人的品格和节操。
诗的前四句写景绘色,后四句抒情言志。写景时不刻意模山范水;抒情时辞真意切,直抒胸臆,忠肝义胆,历历可见。

附录: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释
夜坐,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
蛩,蟋蟀。
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河流弯弯曲曲,连绵不绝,这里是遥遥无期的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