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王勾践墓》赏析

(2022-08-27 18:52:45)
标签:

宋诗

柴望

越王勾践墓

越王勾践墓
柴望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越王勾践墓,在今浙江绍兴。这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
“秦王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这首七律首联是说,秦王山头依然挂着夕阳,伤心人,伤心已绝的人谁又有心思去抒写凄凉之情呢?
秦望山在绍兴东南,为这一带众峰之冠,相传因秦始皇登山以望南海而得名。首联点出勾践墓所在之地,兴起吊古之情。眼前这苍茫的景象最容易触动兴亡之感,何况孽子孤臣,系心故国,能不肠断心伤。开头两句显示出伤心人无可告语的寂寞和悲哀。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暮犹传霸越乡。”颔联是说,今人没有见过吴国被越国攻破的情景,所以勾践墓附近的百姓还时常传说着当年“霸越乡”的往事。
这里的“亡”字是被消灭的意思,言被越国所消灭。亡吴与霸越的兴亡历史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昔日勾践卧薪尝胆,生聚教训,终于灭吴以雪耻。南宋小朝廷偏安于一隅,不思报仇,使亡吴之事不能在当世再现,今日在此霸越之乡,俯仰今古,真是痛何如哉!这两句前后相应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沉痛之情。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颈联是说,雨打乱花,落花遮住越宫的复道;鸟飞树间,黄叶飘下故国的宫墙。
这一联专就越王勾践墓抒情。吊古诗多结合眼前景抒写今昔沧桑之感。这两句中的“雨打乱花”、“鸟翻黄叶”正是眼前实景,而“复道”、“宫墙”则是想象中的越国宫殿之景。雨打乱花,落红纷纷委地,这里也许是当年越宫的复道吧,可是现在再也无从辨认了。飞鸟翩翩,黄叶飘零,这落叶所坠之处也许就是昨日的宫墙吧,现在也只能想象了。这一联紧承“传”字,将现境与想象融合交织,抒写了今昔的沧桑之感。霸越已成陈迹,霸越的历史恐怕也很难重演了。这正是诗人在深情缅怀中蕴含的感慨。哀悼霸越,实际上是在哀悼南宋。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尾联是说,登临高台,切莫向远处眺望,因为中原大地,正是烟树迷茫。
尾联遥承篇首“伤心”、“凄凉”,推开一层作结。言外含有恢复中原之事渺茫无期,远望故国,不过徒增伤心而已。

附录:越王勾践墓
柴望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古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注释
向:临、在的意思。
作者简介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