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题江湖伟观》赏析

(2022-07-10 18:49:25)
标签:

宋诗

刘黻

题江湖伟观

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盈得鬓毛霜。
刘黻,度宗朝曾任职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元兵攻下临安,拥端宗、帝昺入海,亲自经历了南宋衰亡过程。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前。作者把他对南宋社会生活的体验融入到景物描写中去,从中可以看出都城临安既繁华又荒凉的特殊风貌,表现出作者忧国伤己的情怀。
诗题中的江指钱塘江,湖指钱塘湖(即西湖)。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这首七律首联是说,我站在高处独自面对着萧瑟的西风;柳叶凋残荷花干枯,客居他乡的我充满凄凉。
首联写柳、荷、客、风。客是作者自指,上方即地势最高处。从人到物,全是一片衰飒凄凉的情态,一开始便给“伟观”罩上阴沉残破的的影子。
中间四句写景。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颔联是说,人烟稠密,环绕着巍然的宫阙,千年的帝王之气驾临钱塘。
颔联先写湖边的临安——这里既是王气所钟,又有万井人烟,可见其繁荣发达。“魏阙”本指古代宫门上巍然高出的楼观,后代用以代指朝廷。“钱塘”是临安的别称。南宋统治者以临安为“行在所”,实际上是不敢承认他们已在那里建都。而诗中却用“魏阙”、“千年王气”等词语,其中就隐含着对偏安局面的讥刺。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寒归舟动夕阳。”颈联是说,澄澈的湖水映照着古塔,也照亮寒气逼人的岛屿;归舟从遥远的江面驶来,江水在夕阳中起伏动荡。
颈联把镜头从“万井人烟”上移开,着力描写江和湖。西湖素以水碧、塔秀、岛奇见长。前一句中的“澄”、“明”二字就抓住了它最本质的特征。后一句写江,“归舟”和“夕阳”虽然是这幅江景图中的主要内容,但不可忽视句中的“远”字和“动”字,勾出夕阳洒在江面上的金鳞为归舟所摇乱时的美妙景致,给全篇的描写增添了点动态美。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盈得鬓毛霜。”尾联是说,向北望,中原在哪里啊?半生奔赴国难,换来的却是鬓毛如霜。
末联点明题意。由于“钱塘”是王气所在,因而“北望”句用中原何在论国事;因为作者对西风而伤怀,所以“半生”句用“鬓毛斑”叹自己(盈通赢)。总之,国运不兴,仕途潦倒,正是国事、私事最不堪回首的时候,因而结尾处所包含的哀痛是深沉而接近绝望的。

附录:题江湖伟观
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盈得鬓毛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