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泊歙浦》赏析

(2022-07-07 18:48:28)
标签:

宋诗

方岳

泊歙浦

泊歙浦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这首诗写的是游子的羁旅之感。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这首五律首联是说,还是这条路上,执手依依,不忍相别。岸上的红枫仍然像去年一样鲜艳。
首联说虽然是暂时停泊,却感到不忍分别,因为岸上火红的枫叶勾起了去年的回忆,年复一年,漂泊依旧,怎能不使人对它感到留恋呢?游子的思想感情通过今昔时空的差距曲曲表现出来。而“丹枫”这一色彩强烈的景物十分引人注目,“霜叶红于二月花”,多看看它,也可以聊解客愁。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颔联是说,秋容萧瑟,踽踽独行,南归的大雁,暂停相伴。
上联的丹枫已点明了季节,因而这一联再加重渲染。萧瑟的秋天本来就容易引起悲凉的感情,何况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出门在外呢?举目无亲,只有南归的大雁好似同情旅人的孤寂,暂时停下来相伴。“雁落客愁边”,这一句措辞是很妙的,是景语,也是情语。客愁是无形的、抽象的,秋雁则是有形的实物,把具体形象与抽象的感情结合起来,说雁落到了“客愁边”,就是抽象的客愁也好像可触可见了,收到生动的艺术效果。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颈联是说,此时霜露满江,月亮斜挂在寒渚之上,又听得城头吹角,激起江声震荡。
这两句进一步描写孤舟旅泊的所见所闻,展示出一个广阔凄清的背景,烘托出游子的孤单和寂寞。从时间上来说,这一联也进了一层,由白天写到夜晚。霜露满江,月亮似乎也感到寒意,忽听吹角之声越江而来,格外凄厉,船上难眠的旅人不由得吃了一惊,更感到了旅况的凄凉。“江声”即指下联的“吹角”之声传到江中,在寂静的月夜里是震动人心的,故用了个“惊”字。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尾联是说,孤独的游子,更感到客况凄凉。他悄立船上,默默无言,遥望水天。
最后一联把诗人的身影突出地刻画出来,孤城在岸上耸立,小船独泊在江边,而船上正站着孤独的游子,面对万里寒江,倾听城中传来的号角声,不禁分外感到天地的寥廓,人生的渺小,前途的渺茫了。他是否由自然的“风烟”联想到人生的风波?是否想到了不能团聚的家人呢,还是想起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而发思古之幽情?或者想到了别的什么?妙在这一切都没有揭明,而只出现了一个“独立”的人影,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借景抒情,不事雕琢,造语自然,很有晚唐人风味。

附录:泊歙浦
方岳
此路难为别,丹枫似去年。
人行秋色里,雁落客愁边。
霜月倚寒渚,江声惊夜船。
孤城吹角处,独立渺风烟。

注释

1、歙(shè)浦:在今安徽省歙县东南,是新安江与练溪会合之处。

2、雁落:指大雁的叫声传入行人的耳中。

3、倚:倾斜。

4、角:号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思》赏析
后一篇:《所思》赏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