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来人二首》赏析

(2022-06-21 18:45:26)
标签:

宋诗

刘克庄

北来人

北来人二首
刘克庄
其一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其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这是一个从北方、从金人统治下南逃的人,怀着沉痛的心情,诉说故都极其附近荒凉境况和自己的悲惨经历。诗歌通篇都是这位“北来人”说的话,作者没有出面铺叙事件、描绘场景,也没有穿插任何评判语言,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北来人的叙述中体会出来。
诗有两首五律组成。第一首描述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被占后的状况。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第一首五律首联是说,聊起了汴京旧事,使人头上白发增多。
开头“试说”二字含义深婉,隐约透露主人公不愿说、不忍说的悲抑心境。从而表明他的诉说是应别人的要求,不得已而为之的。这样,一箭双雕,写说者也写了听者。听者身居东南,心里却老是惦记着北方的骨肉同胞,急着要知道他们的近况;对于故都汴梁,更是魂牵梦萦,一往情深。面对这样的问讯者,“北来人”怎能缄口不言?它诉说着,带着撕心裂肺的痛苦,以致白发频添,忧伤至极。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颔联是说,皇帝寝陵前的石马残败,荒废的宫殿外铜驼泣下如河。
接着正面写东都,交代忧伤的原因。宫殿、铜驼,是都城内的景物,石马是北宋诸帝陵园中的景物。诗人选用这些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涂以想象的浓烈色彩,对于入金人之手的都城面貌进行了艺术概括,用笔简洁而境界全出。上句一个“残”字显示了陵园的悲惨变化;下句一个“泣”字寄托了京都居民的哀痛,彼此映照,情景相生,使人感慨万千,低回不已。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颈联是说,推算胡人的气运难以长久,边地传来的情报大多错讹。
故都虽已残破不堪,但遗民复国的信念却始终没有动摇过,以致把边境传来对于南宋不利的消息,当作谣言,不愿听信。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尾联是说,那些旧日京城的女子无比凄凉,仍保留着宣和年间的梳妆衣着。
那些旧日京师的妇女,如今已素发飘萧,境况凄凉,但衣着装束仍是当年模样。故国之思,终未消歇。
第二首“北来人”介绍自己南逃的际遇和感触。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第二首首联是说,十口之家一起分散离开,如今只剩我如孤雁南飞。
一家十口同时离开北方,为的是过上安稳的日子。不料频罹祸患,亲人相继丧生,如今独自一人,伶仃孤苦,犹如失群的孤雁,竟至无处栖身。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颔联是说,在荒废的寺庙里种菜充饥,生活贫苦还穿着当年沦陷时的旧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颈联是说,豪华的府第里歌声钟声腾沸,战场上很少有探骑来回。
个人的遭遇已经不堪忍受,国家的境况更加令人沮丧。南来以后看不到卧薪尝胆,秣马厉兵的图强之举,那些深宅大院里的当权者,整日歌舞宴乐,不问边情,不忧国事,长此以往,恐怕连偏安的局势也难维持,又如何谈得上收获失地呢?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尾联是说,我就这样老死在福建,见不到皇上的车驾回归。
结语哀痛绝望。
这两首诗注重写实,却不失之板滞,原因在于以情疏导,质朴之外,更见自然流动,颇能体现诗人自己的风格。

附录:北来人二首
刘克庄
(一)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释
  1. 北来人:从金占领区逃归南宋的人。
  2. 东都:北宋的京城汴粱。
  3. 寝园:北宋皇帝的陵墓。残石马:黄帝陵基前的陈列物都已被摧残。
  4. 废殿:北宋皇帝住的宫殿也遭到破坏。泣铜驼:西晋索靖预见天下将要大乱,指着洛阳宫殿前陈列的铜制骆驼说:"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已而西晋不久被匈奴刘聪灭亡。
  5. "胡运"句:谓金人的命运算来不会很久。
  6. "边情"句:边境上传来的消息,多半是谣言。讹(é):错误。
  7. 旧京:指汴梁。
  8. 妆髻(jì):一种发式。宣和:宋徽宗年号(1119-1125)。
  9. 离仳(p):离别。
  10. 独雁飞:因与家人失散,成了失群孤雁。
  11. "贫着"句:因为穷,无法制新衣,所以还穿着沦陷区金人款式的衣服。
  12. 老身:北来人自指。闽:福建的简称。
  13. 翠銮(luán):皇帝的车驾。
名家点评

现代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宋诗选注》:"贫著陷蕃衣"句,"意思说逃回南宋,可是还穿着金国的衣服,跟第一首"凄凉"二句对照"。"沙场探骑稀"句,"跟第一首"边情"句对照,意思说南宋不派人好好去打探消息,只听信些谣言。

现代教育家程千帆《古诗今选》:这篇诗(指其一)是听了北方来人谈及北宋旧都汴梁情况后所发抒的感愤。二四两联侧重叙事,一三两联偏于述怀,而交错写出,便不呆板。末句与陆游的"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事同情异,哀乐全殊。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佑六年(1246)赐同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早年曾写《落梅》诗,被谏官指为讪谤,因而贬官。江湖派重要诗人,又是辛派词人中成就最高的。词学辛弃疾,多以国家大事为题材,词风豪放,慷慨激越,有时略显粗率和议论较多。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词集名《后村长短句》《后村别调》。存词264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