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园不值》赏析

(2022-06-17 18:44:43)
标签:

宋诗

叶绍翁

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属于江湖诗派,擅长写七言绝句。这首《游园不值》更是万口传诵。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这首七绝前二句是说,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未开。
“苍苔”生于阴雨,“屐”多用于踏泥,“苍苔”而“屐齿”可印,更非久晴景象。
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说:“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则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叶绍翁看来也是从春雨声中听到了杏花消息,但他避熟就生,不明写春雨,却用“屐齿印苍苔”加以暗示。这样写的好处含蓄蕴藉,包含许多东西。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后二句是说,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诗人不是写一般的春景,而是写早春之景。这首诗的好处之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早春之景,最有特征性的一是柳色,二是杏花。叶绍翁以《游园不值》为题,用小景写大景,先概括大地“春色”于一园,强调春色不但满园,而且满到关不住的程度,其具体表现是:“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用一个“出”字把“红杏”拟人化,先用“关不住”一呼,再用“出墙来”一应,把“一枝红杏”写活了。
这首诗的好处之二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作者想进园一游,却见不上园主人。那么,主人是怎样的人呢?门虽设而常关,“叩”之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风神俊朗,更动人遐想。
这首诗的好处之三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示和精神的鼓舞。“春色”一旦“满园”,那“一枝红杏”就要“出墙来”向人们宣告春天的来临。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岂是墙能围得住、门能关得住的吗?

附录: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表示去某地方不合时,未能遇到想见之人。
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屐(j)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f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名家点评

明瞿佑:“陈简斋诗云:‘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陆放翁诗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皆佳句也。惜全篇不称。叶靖逸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戴石屏:‘一冬天气如春暖,昨日街头卖杏花。’句意亦佳,可以追及之。”(《归田诗话》卷中)

钱钟书:“这是古今传诵的诗,其实脱胎于陆游《剑南诗稿》卷十八《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过第三句写得比陆游的新警。《南宋群贤小集》第十册有另一位‘江湖派’诗人张良臣的《雪窗小集》,里面的《偶题》说:‘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第三句有闲字填衬,也不及叶绍翁的来得具体。这种景色,唐人也曾描写,例如温庭筠《杏花》:‘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吴融《途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又《杏花》:‘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但或则和其他的情景搀杂排列,或则没有安放在一篇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地位,都不及宋人写得这样醒豁。”(《宋诗选注》第295-296页)

程千帆:“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古诗今选》第604页)今·吴熊和:“叶绍翁写园的一角,比陆游取景小而含意深。在‘出墙来’的前面加上了‘关不住’这个‘关’字,突出了春意的活跃,使与‘关’字相应的‘出’字更有精神。‘一枝红杏’与‘满园春色’相对,又显出春光的洋溢,两句中含义有几层,诗意蕴藉。后来就产生了‘关不住的春光’的说法,这两句诗也常用来形容生活中的这类境况了。”(《唐宋诗词探胜》第377页)

倪其心、许逸民:“作者将一段闲情写得如此富有情趣。作者游园是为了追寻春天的脚步,而主人闭园是因为爱惜青苔,这么一说便沟通了主客惜春之心,使访友不遇的惆怅顿时化为乌有。作者看到的是一枝红杏,而引导读者想到的是满园春色,读者与作者在这里又产生了共鸣。‘关不住’和‘出墙来’,互为因果,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宋人绝句选》第408页)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