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种梅》赏析

(2022-05-15 16:01:10)
标签:

宋诗

刘翰

种梅

种梅
刘翰
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怊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刘翰作诗追随“四灵”,王渔洋《香祖笔记》对他评价不高,但也时有佳作,如这首《种梅》。
这首诗是作者在宋亡之后,避居武夷山中十年之久,重返故里时所作。十年的痛苦岁月,痛定思痛,加之恢复绝望,其沉痛之情可以想见。
“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这首七绝前二句是说,初春的孤馆池台寂寞凄凉,三三两两的乌鸦惊栖不定,欲下未下。我独宿在孤馆,无心赋诗作文,显露才华。
诗从池馆写起,冠以“凄凉”二字,直抒自家心事。“栖鸦”点明时间。时光易逝,流年暗中偷换,不觉又是初春,忧世伤旧,不禁有凄凉之感,这凄凉之感,是全诗的基调。因为情怀的凄暗,故无心在辞藻上争一日之短长,无心在文坛上追逐名誉。落霞,既为眼前实景,回应首句“栖鸦”,也是用典,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赢得大名。这句诗意谓因心绪纷乱,写这首诗只是抒发自己的情怀,既不欲卖弄才华,更无心与人争胜。只不过因某种原因而心绪怊怅,又因此怊怅心绪发为此诗而已。
“怊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后二句是说,仕途失意,心情悲伤,更加觉得后庭的春色淡薄无味,只有在明月之下锄地栽种梅花。
诗人的心情并未明白说出,反用典故来形成诗情,并于情中见意。此典说的是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并由此引出下文的种梅。陈后主不理朝政,奢淫无度,常集众狎客作乐,并自制新曲《玉树后庭花》。刺陈朝之亡而归罪于《后庭》一曲,为诗词中常见的说法。这首诗的“后庭风味”,当是隐喻宋末醉生闷死的淫靡之风,诗人视此为“薄”,那是因为感伤宋朝的亡国,而又无力挽救,更不愿屈节事元,逗出下句。梅花关合上句的“风味”,同时以梅的清高,表示作者的坚持民族大义。

附录:种梅
刘翰
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
怊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注释
赋落霞:有两层意思:一指描写眼前落霞;一指卖弄才华。王勃《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
怊怅:悲伤失意的样子。后庭:有两层意思:一为实写,指自己所居的庭院;一指《玉树后庭花》,歌词绮艳,其音甚哀,后陈果亡。《玉树后庭花》遂成为亡国之音。
作者简介
刘翰,字武子(一说武之),长沙(今属湖南)人,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曾为高宗宪圣吴皇后侄吴益子琚门客,有诗词投呈张孝祥、范成大。久客临安,迄以布衣终身。今存《小山集》一卷。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二三小传。   刘翰诗,以毛晋汲古阁影宋《六十家集》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断句合编为一卷。刘翰做诗追随“四灵”,王渔洋《香祖笔记》对其评价不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