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五)》赏析

(2022-04-02 18:57:26)
标签:

宋诗

范成大

田园杂兴

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五)
范成大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这首诗写的是春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时农民祭社公的热闹场景。《荆楚岁时记》说:“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牛,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在当时的农村,这是祈祝丰收的重要节日。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这首七绝前二句是说,祭社开始先焚烧纸钱,打锣打鼓声势如雷,到了太阳下山,父老们先醉了,被人扶回。
诗人运用简练的笔墨,先写祭社的场面,“烧钱”是焚烧纸钱,那是向神表示敬意,送上一些财帛,讨好一番。自然又免不了大锣大鼓,尽情敲打,制造气氛。然后就在社工班跟前,排开酒席,父老上座,子弟在下,摆上祭肉之类,大家高高兴兴喝酒。到了天晚日斜时分,父老们先醉了,于是由年轻人扶着回家。这一节用的虽是粗笔大写,却已经显出了热烈的气氛。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后二句是说,看到路旁地上丢满了折下来的青枝绿叶和狼藉的花朵,知是儿孙们刚才在玩斗草的游戏。
这两句转入特写镜头:醉了的父老们脚步蹒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却发觉路旁地上丢满了折下来的青枝绿叶,各色各样的花朵,一片乱糟糟的。老人不禁心里发笑,那些孩子们闹了半天的斗百草,不知到底是谁输谁赢,如今把辛辛苦苦找回来的东西,随便乱丢一气就完事了,想来也真可笑。这两句收拾得很有情韵。一场吵吵闹闹的斗百草没有一字加以描写,却从老人的醉眼中重新呈现出来,但又只是抛残了的东西。使人从中想象出刚才少年们那股子傻劲,真有悠悠不尽的情致。
斗百草这种游戏,最早见于《荆楚岁时记》,那是南朝时的风俗,唐代相沿下来,时间却是在端午节。那么宋代有没有这种习俗呢?有人看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梁录》,这些书没有记载,只偶然出现在词人的作品中,以为宋代便已经不流行了;但从范成大这首诗来看,却又分明是存在的,只不过改在社日而已。
附录: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五)
范成大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注释
(1)社:土地庙,祭祀土地公的场所。
(2)鼓似雷:鼓声似雷,形容热闹非凡的祭祀场景。
(3)日斜:太阳下山了,指傍晚。
(4)醉翁:喝醉的老人家。
(5)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杂乱不堪。
(6)斗草:又称斗百草,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游戏,属于端午民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