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辰八月辞故里》赏析

(2021-01-18 08:47:03)
标签:

明诗

张煌言

绝笔诗

甲辰八月辞故里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张煌言是与郑成功齐名的南明抗清人物,鄞县人,崇祯举人。清兵南下,他偕人于浙东起兵抗清,奉鲁王监国,官至兵部尚书。他曾与郑成功一起率南明水师攻入长江,恢复大批州县,江南半壁为之震动。旋失败,郑退守台湾,张则在浙东山区和沿海地带坚持抗战。至康熙三年(1664)见大势已去,遂解散义师,隐居南田县岙岛(今浙江象山南),不久被官方侦获。上面这首七律是作者被捕后解送杭州,途中经过故乡鄞县时写下的。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这首七律首联是说,国破家亡之际我能到哪里去呢?西子湖畔有我的榜样。
诗一开始就提出自己关于生和死的抉择,如今国已亡,家已破,自己打算往哪里去呢?自己又还能往哪里去呢?言下之意,现在国家已经不存在,我自然只有一死了。语气中含有不容置疑的坚定和决绝。接着向人们透露自己的意向:在杭州西子湖畔,有我的老师,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话语带有暗示性质,具体所指还不够清楚。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颔联是说,于忠肃(于谦)的功绩可与日月同辉,岳武穆(岳飞)曾经保住了宋朝半壁江山,朝廷给他在西湖畔建了祠庙。
作者在颔联两句点明,我要学习的人就是安睡在西子湖畔两座高坟里的英雄。在西湖西南的三台山中,有明代于谦的墓,此公与张煌言一样,做过兵部尚书,当蒙古瓦剌兵入侵,英宗被俘的危急关头,他毅然拥立代宗,击败瓦剌,捍卫和保全了明朝江山。他的光辉业绩如日月双悬,光照千秋啊!在西湖北面的栖霞岭上有宋朝岳飞的坟。岳飞一生英勇抗金,独撑南宋半壁江山,他的丰功伟绩更是人所共知的。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颈联是说,很惭愧我抗清复明大业未成,手无寸功,却想和两位葬在一起。我凭借一颗赤诚之心,想在西子湖畔有一处我的安息之地。
我张煌言如今作为一个被解送杭州的战俘,向二位英雄学习什么呢?又怎样学法呢?颈联作者婉曲地表达了自己的遗愿。今天对我这个囚徒来说,,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来效法前贤了。我深感惭愧的是,自己两手空空,没有于、岳二公那赫赫功勋,却也要在西子湖畔占一席之地,真使我愧与二位英雄的墓鼎足而三啊!我只敢凭自己的一寸丹心,追随二公,英勇不屈地走向死亡,这或可稍慰忠魂,让我在二位墓前借取一席灵魂栖息之所吧!
“他日素车东浙路, 怒涛岂必属鸱夷!”尾联是说,以后有那么一天,在很多素车白马赶到浙东来向我吊丧的路上,东海将会掀起愤怒的狂涛,那狂涛难道是葬在鸱夷里的伍子胥所化的吗?
这首绝笔诗是在辞故里时写的,作者在申述自己的遗愿后,又寄言破亡的故家旧国:我随葬身西子湖畔,但我抗清的精魂不会泯灭,必须像伍子胥那样,化为钱塘江的怒潮。你们会看到素车白马,乘风破浪,震撼着我当年曾经鏖战过的浙东大地。
张煌言作为南明抗清的最后一面旗帜,虽然已经失败,但在广大人民心中,永远是一面不倒的战旗,它象征着一种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他牺牲后,鄞、杭士人重金购其首级,遵其遗愿,营葬于西湖南屏山荔子峰下。绿水青山埋忠骨,西子湖边好墓田。张煌言与与前、岳飞并称西湖三杰。这一座又一座高坟象征着中华民族之魂,它们为西湖山水增添了光彩。

附录:甲辰八月辞故里
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
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注释
日月句:日月,指明朝,也有光辉的意思。于氏,指于谦,见于谦《出塞》作者简介。
乾坤句:乾坤,天地。岳,指岳飞,见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作者简介。
赤手:空手。
借一枝:即借一枝栖,李义府《咏鸟》:“上林无限树,不借一枝栖”。
素车:素车白马,指送丧的行列。
怒涛句:鸱夷,革囊,《国语》:吴国忠臣申胥(伍子胥)死谏吴王,吴王不悦,“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后人传说,伍子胥尸体投江之日,天也被激怒了,江潮特别汹涌,也有说怒潮是伍子胥的忠魂所化。
作者简介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