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江天暮雪》赏析
(2020-09-05 16:03:43)
标签:
元曲马致远江天暮雪 |
【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这首小令描绘一个钓鱼人从“江天暮雪”中独自归去的图景,抒发作者情系江湖的幽情。
“天将暮,雪乱舞。”这支曲子开头二句是说,天色即将昏暮,雪花纷乱飞舞。
“天将暮”点出时近黄昏,并扣题面“天暮”二字。“雪乱舞”紧扣题面“雪”字,写出大雪纷飞的气势。天色已近黄昏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下起大雪,纷纷扬扬,漫天飞舞。
“半梅花半飘柳絮。”第三句是说,一半儿像梅花一半儿像飘飞的柳絮。
第三句进一步描写雪花的美景,“梅花”、“柳絮”这两个意象巧妙地将纷飞雪花的美表现出来了。这雪花,其美丽之形有似梅花绽放之高洁,其轻盈之态犹如柳絮飘扬自如。作者如此描绘雪景,其不畏严寒之意,欣赏雪花之情已经暗寓其中了。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末二句是说,江上的晚景最值得画画的画面是,一位渔翁披着蓑衣归去。
结尾由写景转入写人。由“堪画处”领起,突出最值得描画的特写镜头是一位钓翁,他身上穿着蓑衣,在暮色苍茫中,冒着漫天大雪,走回家去。诗人为什么钟情于这位身披蓑衣、顶风冒雪归来的钓鱼人呢?因为从唐人张志和写《渔歌子》中那位钓翁以来,渔人便成为超凡脱俗、高洁孤傲的隐士的象征。诗人正是在宦海沉浮中,经受漂泊生涯之苦,心中滋生的不与世俗同流、但求归隐林泉的思想萌芽,正好从这位钓鱼人的身上得到启示,这便是他意在言外的隐衷。
全曲以江天暮雪为背景,而以钓鱼人作为这幅“江天暮雪图”的中心,既赞美雪花的高洁不羁,更向往钓鱼人的遗世独立。作者以虚实相生的笔法摹形、传神,风神蕴藉,韵味隽永。
附录【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注释
1.半梅花:一半像梅花。半飘柳絮:一半像是随风飘舞的柳絮。
2.堪:值得。
3.钓鱼人一蓑归去: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一蓑,一领蓑衣,即一个人。
前一篇:《寿阳曲·渔村夕照》赏析
后一篇:《寿阳曲·洞庭秋月》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