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2019-10-21 18:49:06)
标签:

宋词

张孝祥

人格

宇宙意识

《念奴娇》张孝祥

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张孝祥出知静江府(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七月到任。次年六月,被谗落职北归,途经湖南洞庭湖(词中的“洞庭”、“青草”二湖相通,总称洞庭湖)。时近中秋的平湖秋月之夜,诱发了词人深邃的“宇宙意识”和勃然诗兴,使他写下了这首词。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这首词的开头三句是说,洞庭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
词的开头三句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静谧、开阔的画面。“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现实中的八月洞庭湖,可以说是极少会风平浪静的。因此词人所写的“更无一点风色”,与其说是实写湖面的平静,还不如说是有意识地要展现其内心世界的恬静,它的真实用意是在展开下面“天人合一”的“澄澈”境界。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这二句是说,这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
这二句隐约地暗示了这种物我“和谐”的快感。在别人的作品中,一叶扁舟与汪洋大湖的形象对比中,往往带有“小”、“大”之间的悬差、对比的意念,而张词却用了一个“着”字,表达了他如鱼归水般的无比欣喜,其精神境界就显然与人不同。。因此“着我扁舟”之句中,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这三句是说,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
这是多么纯净的世界,又是多么晶莹的境界!词人的心已被宇宙的空明净化了。人格化了的宇宙,宇宙化了的人格,打成一片,浑成一体,使我们的词人全然陶醉了。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上片末二句是说,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道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在如此广袤浩淼的湖波上,在如此神秘幽冷的月光下,词人非但没有常人此时此地极易产生的陌生感、恐惧感,反而产生无比的亲切感、快意感,这不是一种物我相惬、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又是什么?词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恬淡和安宁。在月光的爱抚下,在湖波的摇篮里,他原先躁动不安的心灵,找到了最好的休憩和归宿之处。人之回归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中,人的开阔而洁净的心灵之与“无私”的宇宙精神的“合二而一”,这岂不就是最大的快慰与欢愉?此中妙处,又岂是外人所能得知!诗词之寓哲理,至此可谓达到了“化境”。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换头三句是说,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
这就触着了词人的“立足点”。词人刚从“岭海”(今两广地区)的一年左右的官场生活中摆脱出来,回想自己在这一段仕途生涯中,人格及品行是极为高洁的,高洁到连肝胆都如冰雪般晶莹而无杂滓;但这种心迹却不易被人知晓,反而蒙冤,故而只能让寒月之孤光来洞鉴自己的纯洁肺腑。言外之意,不无凄然和怨愤。所以这里所出现的词人的形象,就是一位有着愤世情绪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了。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这二句是说,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
这里正是作者旷达高远的襟怀起着作用,何必去理睬那些小人们的飞短流长,我且泛舟稳游于洞庭湖上。——非但如此,我还要进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地作天人之游呢!因此尽管头发稀疏,两袖清风,词人的兴会却格外高涨了,词人的想象更加浪漫了。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三句是说,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地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
这种睥睨世人而“物我交欢”的神态,是词人自我意识的扩张,是词人人格的充溢,表现出了以我为主体的新的“宇宙意识”。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末二句是说,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放声高唱,怎能记得现在是什么日子!
至此,词情达到了高潮。今夕何夕?回答本来是明确的:今夕是近中秋的一夕。但是作者此时似乎已经达到了忘形的兴奋地步而把人世间的一切(连“日子”)都遗忘得干干静静了;因此那些富贵功名、宠辱得失,更已一股脑儿地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在这一瞬间,时间似乎已经凝止了,空间也已经缩小了,幕天席地之间,上下古今之中,只有一个“扣舷独啸”的词人的形象充塞于画面的中心而又响起了了虎啸龙吟,风起浪涌的“画外音”。
历史上的张孝祥,是一位有才华、有抱负、有器识的爱国志士。他的人品、胸襟、才学、词风都与苏轼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张孝祥的这首词,在继承苏轼的道路上,就以他高洁的人格和高昂的生命活力作为基础,以星月皎洁的夜空和辽阔浩荡的湖面为背景,创造出了一个光风霁月、坦荡无涯的艺术意境和精神境界。

附录《念奴娇》张孝祥
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

⑴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⑵风色:风势。

⑶琼:美玉。

⑷着:附着。

⑸扁舟:小船。

⑹素月:洁白的月亮。

⑺明河:天河。明河一作"银河"。

⑻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⑼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岭表一作"岭海"。经年,经过一年。

⑽孤光:指月光。

⑾肝胆:一作"肝肺"。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⑿萧骚:稀疏。萧骚一作"萧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⒀泛沧:青苍色的水。

⒁挹(yì):舀。挹一作"吸"。

⒂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⒃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⒄万象:万物。

⒅扣:敲击。扣一作"叩"。啸:撮口作声。啸一作"笑"。

⒆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名家点评

"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王闿运《湘绮楼词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