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虞美人·落花已作风前舞》赏析
(2019-07-04 19:32:29)
标签:
宋词叶梦得婉约豪放 |
《八声甘州》叶梦得
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叶梦得,生平以经术文章著称,所作歌词,初极婉丽,有温、李之风;晚岁洗尽铅华,能于简淡中表现出雄杰的气氛。这首小词与东坡的婉约词有些相似,是《石林词》中的佳作。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落花已在空中旋舞飘飞,黄昏时偏又阴雨霏霏。清晨,庭院里一半铺着残红,只有蛛丝千丈,飘荡缠绕在高高的晴空。
上片写景。昨夜一场风雨,落花无数。晓来天气放晴,庭院中半是残花。内容极为简单,写来却有层次,且有气势。从时间来看,重点在清晨,也即晓来之际;昨夜景象是从回忆中反映出来的。一般写落花,都很哀婉低沉。可是在这里却用另一种手法,不说风雨无情,摧残落花,而以落花为主语,说它在风前飞舞,把“黄昏雨”给送走了。创意甚新,格调亦雅。晓来残红满园,本来容易触发愁情,然而词人添上一句“唯有游丝千丈袅晴空”,情绪也就随物扬起,给人以明朗之感,音调也就高亢起来。我们说它像东坡的婉约之作,这是第一个特点。
下片抒情。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下片前两句是说,我盛情邀请他们在花下同游,为爱赏这最后的春光频频劝酒。
前两句正面点题,写词人雨后同干誉、才卿在来禽花下饮酒。来禽,即林檎,南方叫花红,北方名沙果。此时词人已告老居湖州卞山下,过着闲适的生活。“殷勤花下同携手”,写主人情意之厚,朋友感情之深,语言简练通俗而富有形象性,令人仿佛看到这位好客的主人殷勤地拉着干誉、才卿入座。“花下”当指林檎树下,因为树上尚有残花。“更尽杯中酒”,一方面见出主人殷勤劝饮,一方面也显出词情的豪放。然而从前面所铺叙的落花这一背景来看,这句也带有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不过只是暗寓,仅可意会。以豪放之笔写悲感,这是像东坡的第二个特点。
“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末两句是说,美人啊,请你不要因为伤感而双眉紧皱。当春归、酒阑、人散,多情的我正不知该如何消愁。
结尾两句写得最为婉转深刻,曲折有味。其中“酒阑时”,乃此两句的规定情境。酒阑意味着人散,人散必将引起留恋、惜别的情怀,因而美人为此而敛起蛾眉,词人也因之而受到感染,所以设身处地,巧为宽慰,几有同其悲欢之慨。多么婉曲,又多么深沉。总的来讲,这首词以健笔写柔情,以豪放衬婉约,读起来令人深受感动而不低沉欲绝。
附录《虞美人》叶梦得
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注释
⑴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⑵干誉、才卿:皆叶梦得友人,生平事迹不详。来禽:林檎别名,南方称花红,北方称沙果。
⑶残红:凋残的花。
⑷游丝: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
⑸罥(juàn):缠绕。
⑹殷勤:情意深厚。
⑺蛾(é)眉:螺子黛,乃女子涂眉之颜料,其色青黑,或以代眉毛。眉细如蛾须,乃谓蛾眉。更有以眉代指美人者。
⑻酒阑(lán):酒已喝干。阑,尽。
后一篇:叶梦得《点绛唇·缥缈危亭》赏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