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贺铸《夜捣衣》赏析

(2019-04-13 18:54:48)
标签:

宋词

贺铸

思妇

捣衣

批判现实主义

《夜捣衣》(古捣练子)贺铸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大一统王朝中最孱弱的一个,开国伊始,就不断受到边疆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的进犯(先是北方的辽,后来是西北方的夏),因此,经朝廷征发,远离家乡、亲人而驻守在北陲苦寒地带的戍卒为数众多。封建统治者对他们的生死哀乐漠不关心。北宋多次发生士兵暴动的事实,可知当时军人待遇的恶劣。他们既面临着战争和死亡的威胁,又得不到朝廷的爱恤,于是亲人们对他们牵肠挂肚的担忧和思念,遂成为极正常、极普遍的社会现象。作为一名对人民疾苦抱有同情心的文学家,他不能不站出来,用自己的笔代思妇征夫诉说他们的痛楚。《古捣练子》组词,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捣练子》这个词牌,名称起源于晋、宋以来习见诗题《捣衣》。古代纺织品的质地一般比较粗硬,须用木杵在石砧上反复捶捣,使之柔软,才能够制作和穿着。贺铸这一组词写思妇捣衣寄远,用的正是词牌本义。原作共六首,第一首已经残缺,以上所录为第二首。
“收锦字,下鸳机,净拂床砧夜捣衣。”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我收起织好的有锦字回文诗的丝锦,走下织锦机,将捣衣石拂拭干净,又连夜为远征的丈夫捣平冬衣。
三句写了思妇的两组动作。“锦字”,《晋书·列女传》载前秦时,窦涛被流放到边疆地区,其妻苏蕙思念不已,遂织锦为回文旋图诗相寄赠。诗图共八百四十字,文辞凄婉,宛转循环皆可以读。“鸳机”是织机的美称。白天光线充足,故思妇忙着在织锦,到了黄昏,不能做细活了,就收拾下机。然而夜晚自有月光可利用,思妇还舍不得休息,于是又将大石板搽拭干净,连夜捣衣,准备捎给戍边的良人。只此“收锦”、“下机”、“拂砧”、“捣衣”一连串动作,比概括了思妇一整天的辛勤劳作,而这辛勤劳作,无不是为了征夫,这样,一个勤劳、贤慧的思妇的形象就在读者眼前活起来了。可是,词人的目的并不在于为《女儿经》作插图,宣扬封建的妇功、妇德,而是要写出封建兵役制度的残忍,写出思妇心灵上的痛苦和创伤。
“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末两句是说,远征的郎君啊,你现在是否平安健康?你服役既已期满,大雁都开始南飞了,怎么还不见归来呢?
结两句进而向着思妇的精神世界做深入的开掘。歇拍处的“过瓜时见雁南归”,是本篇的点睛之笔。此句中用了《左传·庄公八年》里的一个典故:是年齐襄公派将军连称、管至父、去戍守葵丘,当时正值瓜熟,襄公便许诺明年瓜熟之时派人去替换他们。谁知一年期满,襄公却自食其言,不准他们回来。之所以旧事重提,正因为在当今世界上,这一类言而无信,随意延长戍卒役期的卑劣行径尚在继续啊!有此一句,全词就闪出了批判性的现实主义火花。在艺术手法上,词人只说“雁南归”,将那“人不归”的正题留给读者去想,显得委婉、含蓄。

附录《夜捣衣》(古捣练子)贺铸
收锦字,下织机,净拂床砧夜捣衣。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

注释

①捣练子:词牌名。以咏捣练而得名。又名《捣练子令》、《夜如年》、 《夜捣衣》、《杵声齐》、 《望书归》, 《深院月》、 《剪征袍》等(这些都是摘取贺铸词中取为得意的句子中的三字立名的)。有单,双凋之分。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三十八字, 上、下片各五句,平韵。

②锦字:一种织在锦帛上的回文旋图诗。据《晋书·窦滔妻苏氏传》: “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汛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诗以赠滔。婉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婉。”故“锦字”后被用来指妻子写给丈夫的信。鸳机:织机的美称,或称刺绣机。李商隐即日》诗云:“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

③床:放置捣衣石的支架。砧(zhēn):捣衣时垫在衣物下的石头。捣:用棒子的一端捶击。捣衣:古代生丝织成的绢,质地较硬,裁制衣服前需捶平捣软。如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乎胡虏,良人罢远征。”就是写妇女夜间捣衣,准备送给在关外远戍的丈夫。

④马上少年:在军中服役的年轻男子。词中指她的丈夫。

⑤瓜时:即瓜代时,意为服役期满后换人接替。《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蔡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译文

我收起织好的有锦字回文诗的丝锦,走下织锦机,将捣衣石拂拭干净,又连夜为远征的丈夫捣平冬衣。远征的郎君啊,你现在是否平安健康?你服役既已期满, 大雁都开始南飞了,怎么还不见你归来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