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赏析

(2019-04-01 16:19:13)
标签:

宋词

秦观

春愁

婉转

幽怨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和轻轻寂寞。曾被推为秦观小令中的压卷之作。
词的起调很轻,恍如风送清歌,悠然而来,把人们不知不觉的引入词中所规定的境界。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一阵阵轻轻的春寒袭上小楼,清晨的天色阴沉得竟和深秋一样,令人兴味索然。
首句韵律婉妙幽雅。漠漠,弥漫、轻淡。轻寒,薄寒的意思,有别于严寒和料峭春寒。无边的薄薄春寒无声无息的侵入了小楼,这是通过居住在楼中的人物感受写出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感到其人宛在。时间已经暮春,天气为什么这样冷呢?所以下一句补充说,原来一大早起来就阴霾不开,所以天气冷得像秋天一般。穷秋,九月。春阴薄寒,不能不使人感到抑郁,因诅咒之曰“无赖”。无赖,令人讨厌,无可奈何之憎语。此词云景色“无赖”,正是人物心情无聊的反映。以上二句,一云“小楼”,一云“晓阴”时间地点在写景中自然而然的交代得清清楚楚。
“淡烟流水画屏幽。”上片结句是说,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这一句,则专写室内之景。词人枯坐小楼,畏寒不出,举目四顾,唯见画屏上一幅《淡烟流水图》,迷蒙淡远。楼外天色阴沉,室内光景清幽,在在令人不欢,于是一股淡淡的春愁油然而生。
在清幽的音乐节奏中,词过渡到下片,下片写得特别精彩研炼。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过片一联是说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我的忧愁。过片一联轻灵杳渺,意境不凡。从前片意脉来看,主人公在小楼坐久,不堪寂寞,于是出而眺望外景。这一联写望中所见所感,它因为把不可捉摸的情绪描绘为清幽可感的艺术境界而称奇。“飞花”和“梦”,“丝雨”和“愁”,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他们之间有“轻”和“细”这两个共同点,就将四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两组,构成了恰当和新奇的比喻。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但词人却在这里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同样很新奇。但从境界着眼,这两句还特别具有一种音乐美,诗意美和画境美。词人正是运用这样谐婉的音律,浓郁的诗意和清幽的画境,构成了一个凄清婉美、轻灵杳渺的艺术境界。
“宝帘闲挂小银钩。”下片结句是说,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的银钩之上。
《浣溪沙》一调。下片由两对偶句接一单句结偶句给人以工整稳定之感,而单句则显示出摇曳不定的情绪,要写好这个结句是颇费功力的。少游这个结句深得个中妙谛,轻婉蕴藉,并能变摇曳为稳定,化动态为静态,饶有余味。“挂”字系被动词,然着一“闲”字、“小”字,便融情入景,韵味悠然。
这首词的特点就在于描绘了一个精美无比的艺术境界。作者以高超的手法,将自然与艺术巧妙地媾合,仿佛在现实社会中另建一个世界,让人们神游其中,流连忘返,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附录《浣溪沙啊》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译文
一阵阵轻轻的春寒袭上小楼,清晨的天色阴沉得竟和深秋一样,令人兴味索然。回望画屏,淡淡烟雾,潺潺流水,意境幽幽。
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我的忧愁。再看那缀着珠宝的帘子正随意悬挂在小小银钩之上。

注释
《浣溪沙》原唐教坊曲名,本为舞曲。“沙”又写作“纱”。又称《小庭花》、《满院春》。另有一体五十六字。 
漠漠:像清寒一样的冷漠。轻寒:薄寒,有别于严寒和料峭春寒。
晓阴:早晨天阴着。无赖:词人厌恶之语。穷秋:秋天走到了尽头。
淡烟流水: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幽:意境悠远。
丝雨:细雨。
宝帘:缀着珠宝的帘子,指华丽的帘幕。闲挂:很随意地挂着。

名家点评

南宋词人张炎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词源》卷下)试观此作,谁谓不然?"

明人沈际飞说:“后叠精研,夺南唐席。”(《草堂诗余续集》评)

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的《词则大雅集》卷二称"宛转幽怨,温韦嫡派。"

https://p1.ssl.qhmsg.com/t01a4788726faf57a29.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