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赏析

(2019-03-20 16:09:49)
标签:

宋词

黄庭坚

欧阳修

醉翁亭记

隐括

《瑞鹤仙》黄庭坚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山谷这首词的体裁,其别致处有二个。论笔法为隐括体,隐括欧阳修《醉翁亭记》而成。论体式则为独木桥体,全词用同字协韵。可称为全独木桥体。《醉翁亭记》为北宋名篇,隐括非易,成功更难。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起句全用《醉翁亭记》(下简称《记》)首句原文。滁即滁州(今安徽滁县),欧阳修曾任滁州知州。下第一个也字,已觉唱叹有情。《记》云:“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词句则更省净,直指环山中之琅琊。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更言深秀,倍加令人神往。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这三句是说,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有一个四角翘起,象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此三句,以倒装句法,移植《记》中“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直点出意境之核心所在,而语句更加省净。
“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这是说,太守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翁之乐也。”此一句拖笔,变上文之描写而为抒情,词情遂愈发摇曳生姿。这一句是词人统摄全文而自铸新辞。此二句概括《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山谷却宁舍此句而取“得之心寓之酒”一句,可谓巨眼。境由心生,故谓之得。酒为外缘,故谓之寓。此句较“醉翁之意不在酒”,更为内向,更为深刻,可谓有识。
“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上片末三句是说,野花开了,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此三句,囊括《记》中“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此一节《记》文,极写琅琊山朝暮四季之自然神理,由于对自然知赏很深,所以其乐也无穷。词句仅三句。于朝暮一节仅以日出二字点出,其余略去,而着力写四季。这是因为写四季更能开拓意境的时间深度,从而与上文环滁皆山的空间广度相副,境界愈感宽大遥深,深得造景之理。只言景无穷,而乐无穷实已寓于其中,这又深得融情之法这里显示词人运思之自由灵活。这也显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
“游也。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筹觥也。”下片开头四句是说,游玩的时候,野味野菜,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游也。”上片造景既足,下片便极写境中人之游乐。换头。将《记》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躬腰的样子,指老人)、提携(须提携而行者,指小儿),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一节,尽行打包在“游也”这两字短韵的一声唱叹之中。笔墨精炼无论。下边着力写太守与众宾客之游乐。“山肴野蔌(蔬菜),酒洌泉香,沸筹觥(酒器)也。”筹,是用来行酒令、饮酒计数的签子。此三句,移植《记》中“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投壶)中,弈者胜,觥筹交错”。泉香酒洌,是泉冽酒香的倒装,为的是增强语感之美。山肴泉酒之饮食,及此处略写的非丝非竹之音乐,正是野趣、自然之趣的体现。极写此趣,实质透露出作者的愤世之情。众人之乐以至于沸,又正是众人与太守同一情趣的证明。“沸”字添得有力。
“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这两句是说,太守喝醉了,而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
太守遭贬谪别有伤心怀抱,故返归自然容易沉醉。众人无此怀抱,只是欢然而已。一醉一欢,下字自有轻重。这二句移植《记》中“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这三句是说,何况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这三句移植《记》中“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及“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乐其乐也”。太守游宴,不用乐工歌妓弹唱侑酒,而用酿泉潺潺水声助兴。其所乐者何?众人不知,但太守实以与民共乐为乐。妙。
“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末三句是说,当时的太守是谁?是醉翁欧阳修。
结笔隐括《记》末:“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读其词(进而《记》),想见其人,结笔是意味深长的。
山谷这首词隐括全文,全篇处处表现乐于游山玩水和与民同乐的情谊。能在隐括之中不失其精神,实为难得。若加苛求的话,这首词忠实于原作有余,创寓新意稍嫌不足,但仍然瑕不掩瑜。

附录《瑞鹤仙》黄庭坚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太守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野花开了,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游玩的时候,野味野菜,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太守喝醉了,而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而且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当时的太守是谁?是醉翁欧阳修

注释
瑞鹤仙:词牌名。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皆:副词,都。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琅琊山,在滁州西南十里。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得:领会。
寓:寄托。
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
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总称。
洌(liè):清澈。
泉,指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觥(gōng):酒杯。
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 乐:以…为乐。乐:乐事。
醉翁:指欧阳修(1007-1072年),自号醉翁。

名家点评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引《风雅遗音》:一《记》凡数百言,此词备之矣。山谷其善櫽括如此。

http://uploads.5068.com/allimg/1804/142-1P41G13628.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