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庭坚《诉衷情·一波才动万波随》赏析

(2019-03-12 12:27:49)
标签:

宋词

黄庭坚

张志和

船子和尚

渔父

《诉衷情》黄庭坚

在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这首词在构思用意上十分着力深刻,说是学金华道人渔父家风,实际上是搬用了唐代船子和尚的偈语,借此表白自己当时遭贬后的胸次襟抱。
词前小序所说金华道人,即唐代词人张志和,东阳金华人。据《新唐书》记载,他原名龟龄,十六擢明经,肃宗特见赏重,因赐名,后坐事贬南浦尉,不复仕,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曾写过五首《渔父》词,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阕最有名。他对后人的影响很大。
宋哲总元符元年(1098 ),山谷自黔州贬所移戎州(治所在今四川宜宾),赋闲之日,登高揽胜,目尽青天,感怀今古,不禁向往独钓江天、泛迹五湖的自由生活而张志和神交意合。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江上万顷波涛一个接一个涌来,戴斗笠披蓑衣的渔翁在江边垂钓。
这是幅寒江独钓图,一碧万顷,波光粼粼,有孤舟蓑笠翁,浮游其上,置身天地之间,垂钓于重渊深处,钩入水中,波纹四起,环环相随。这样空灵洒脱的境界与樽前花下的绿意红情。不啻有仙凡之别,令人逸怀浩气,举首高歌。
“金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上片后二句是说,鱼儿正在水中深处,即使是深藏千尺也要钓上来。
写垂钓之兴:鱼翔深底,沉沦不起,为取水下金鳞,渔翁不惜垂丝千尺。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下片前三句是说,鱼儿吞下了鱼饵又吐了出来,将信将疑迟迟不肯上钩。渔翁归来的时候已是水寒江静,只见满目青山明月当空。
此时此刻,渔父专注于一念之上,神志空明,似乎正感受到水下之鱼在钓钩左右盘旋的情态。这一虚设之笔描绘了渔翁闭目凝神,心与鱼游的垂钓之乐,在这种快乐中,渔父举目江天山水,忽然得道忘鱼。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末三句是说,渔翁归来的时候已是水寒江静,只见满目青山明月当空。
最后三句皴染出一幅空灵澄澈的江渔晚归图。从鱼的乍信乍疑情态忽然转入江渔晚归的图景,用笔虽然突兀,但意思并不离奇,因为词中的渔父,本来就志不在鱼。据说张志和垂钓时不设饵,乘兴而往,兴尽而返,不计所得如何。黄庭坚继承的正是这种渔父家风,他向往的是那种置身江天,脱落尘滓的逍遥生活。
黄庭坚称扬的是张志和的渔父家风,但这首词的语句却本自秀州华亭船子和尚德诚的《拨棹歌》,该题下有诗词三十九首,其一云:“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显然,黄庭坚的这首词是由船子和尚《拨棹歌》增益而成。据《五灯会元》记载,一次有一官人问船子和尚:“如何是和尚日用事?”他答曰:“棹拨清波,金鳞罕遇。”这个比喻是说,皈依佛法之人,处世优游而不涉虚名荣利,当如行船于水而桨不碰鱼身。那么这首《拨棹歌》的意思,也可分作二层解,前二句暗喻沽名钓誉,纷纷攘攘的世相,后二句是象征功利心绝,顿然透脱的悟境。这样看来,黄庭坚的借用船子和尚的《拨棹歌》,不也是他参破世相、舍弃荣利的心灵表白么?他将张志和那种志不在鱼,逍遥自由的渔父家风,更升华为一种摆脱世网,顿悟入圣的精神境界。

附录《诉衷情》黄庭坚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译文
江上万顷波涛一个接一个涌来,戴斗笠披蓑衣的渔翁在江边垂钓。鱼儿正在水中深处,即使是深藏千尺也要钓上来。
鱼儿吞下了鱼饵又吐了出来,将信将疑迟迟不肯上钩。渔翁归来的时候已是水寒江静,只见满目青山明月当空。

注释
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
金华道人:即唐代词人张志和。自号烟波钓徒,东阳金华(今属浙江)人。曾写有《渔歌子》五首。
蓑笠(suō lì):指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金鳞(lín):指鳞光闪闪的鱼。

名家点评

刘熙载艺概》:"唐诗以情韵气格胜,宋苏、黄以意胜"。此词即可一见。

http://uploads.5068.com/allimg/1811/214-1Q112162F7.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