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遍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黄山谷的个性、学养一似东坡,豪放不羁,豁达大度,即使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谈笑风生,不改其乐。山谷一生最崇拜东坡,处处模仿东坡。他和东坡一样,一直被卷在党争的漩涡里。哲宗绍圣年间,他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改移戎州(今四川宜宾)安置。有一年,当是哲宗元符二年(1099)八月十七日,与一群青年人一起赏月、饮酒,有个朋友名叫孙彦立的,善吹笛,月光如水,笛声悠扬。此情此境,山谷意兴方浓,援笔写下上面这首《念奴娇》词,文不加点。他写成之后很得意,“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呢。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
词的开头三句描写开阔的远景,展现了何等美好的境界!词人不说“秋空净”,而曰“净秋空”,笔势飞动,写出了烟消云散、玉宇为之澄清的动态感。“山染修眉新绿”,写远山如美女长眉,反用《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的典故,已是极妩媚的情态,而一个“染”字,更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词人由天际画秋,展示出一幅高旷的极富色彩感的仲秋景象,衬托出作者的快意情怀。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这是说,月中桂影依旧很浓,谁说今夜的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这是说,万里晴空,嫦娥呵,你在哪里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这是说,寒光凌乱,在为谁偏照这樽中的美酒?
写赏月。此时的月亮是刚过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为了表现它清辉依然,词人用主观上的赏爱弥补自然的缺陷,突出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心情,他接连以三个带有感情色彩的问句发问。三个问语如层波叠浪,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嫦娥驾驶玉轮是别开生面的奇想。历来诗人笔下的嫦娥都是孤独、伤心的形象,作者却把它从寂寞凄冷的月宫中解放出来,让她兴高采烈、意气奋发的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多么富有豪迈的诗情!
下片转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下片前三句是说,一群年轻人跟着我,走在清幽的小径上,正在张园的林木中徜徉。
用散文句法入词,信笔挥洒。恍惚看到洒脱不羁的词人,后面跟着一帮子年轻人,正在张园茂密的树林中溜达。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这三句是说,让我们把金色的荷叶杯斟满,大家干一杯吧!离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
举起酒杯时,忽然,在词人的心灵上掠过一抹阴影,流露出一种身世之感,但只是一刹那,个性倔强的词人感到今天和青年朋友们共饮,难得一欢。他不肯沉吟,马上把笔调一转,振作精神,以豪迈刚健之气高唱道: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这三句是说,老夫,这一生走南闯北,偏是最爱听那临风吹奏的曲子!
文似看山喜不平,“家万里”是一抑,“老子平生······”是一扬,行文至此,起伏跌宕,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巅峰。这三句是词中最精彩之笔。老子,犹老夫,语气间隐然有一股豪气在。作者似在隐指自己漂泊颠沛的一生,然而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生平最爱的就是那高昂激越的旋律啊!“最爱临风笛”句,雄浑潇洒,豪情满怀,表现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观心情。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末二句是说,孙郎微笑着,是因为那笛声回响不绝。
最后一笔带到那善吹笛的孙彦立,他感遇知音,喷发奇响,那悠扬的笛声回响不绝。以声结情,使人神远。
这首词通篇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情绪,全词意气纵横,情怀激荡,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充分显示了作者不惧人生坎坷、世事艰险的旷达情怀,反映出其宠辱不惊,坐看风云的人生态度。正如东坡有赤壁词,山谷也在这首词中真实的写出他自己,所以颇为得意吧。
附录:《念奴娇》苏轼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译文
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桂影繁茂,谁知道,今夕是那么的清辉不足?万里的晴天,嫦娥在何处?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寒光零乱,在为谁斟酌这醽醁?
我和一群年轻人在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离开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老夫,在江南海北,最爱的是临风笛。孙郎微笑着,是因为听着这笛子的声音。
注释
此词豪放,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云:“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
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西长江边上。
张宽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详。
金荷:金质莲花杯。
文不加点:谓不须修改。
断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称断虹。
山染句:谓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长眉毛。
桂影:相传月中有桂树,因称月中阴影为桂影。扶疏:繁茂纷披貌。
姮娥:月中女神娥。汉时避汉文帝刘垣讳,改称嫦娥。一轮玉:指圆月。
醽醁(líng lù):酒名。湖南衡阳县东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甘美,名酃渌,又名醽醁。
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临风笛: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予在蜀,见其稿。今俗本改‘笛’为‘曲’以协 韵,非也。然亦疑笛
字太不入韵。及居蜀久,习其语音,乃知泸戎间谓‘笛’为‘独’,故鲁直得借用,亦因以戏之耳。 ”
霜竹:指笛子。
《乐书》“剪云梦之霜筠,法龙吟之异韵。
名家点评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鲁直在戎州,作乐府曰:"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予在蜀,见其稿。今俗本改"笛"为"曲"以协韵,非也。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韵。及居蜀久,习其语音,乃知泸、戎间谓"笛"为"独",故鲁直得借用,亦因以戏之耳。
宋胡仔《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山谷云:八月十七日,与诸生步自永安城,入张宽夫园,待月。以金荷叶酌客。客有孙叔敏,善长笛,连作数曲。诸生曰:"今日之会乐矣,不可以无述。"因作此曲记之,文不加点,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云。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公元1067年(治平四年)举进士。历著作佐郎、秘书丞。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徽宗立,召知太平州,九日而罢,复除名,编管宜州。三年而徙永州,未闻命而卒。早年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以杜甫为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论,风格奇硬拗涩,开创江西诗派,在宋代影响颇大。又能词。兼擅行书、草书,为"宋四家"之一。著有《豫章集》《山谷集》。
https://p1.ssl.qhmsg.com/t01be7504021404e29f.jpg